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人,現在滿打滿算只有一千多人。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万俟詠在旁邊現實的打碎了趙興的夢想:“大人。這廣南東路,除去廣州府總共只有七十八萬人,算上廣州府七十三萬,也不過一百五十萬人口。如果招一萬兵,那是一百人養一兵。

大人,是一百人養一兵而不是一百戶養一兵,這數目已經相當於十戶出一丁。整個廣南東路哪那麼多良家子?我看大人的手段不謂不妙。基本上想當兵的都已經被吸引到了軍中,大人。不用再想法子了,短期裡頭我們只能有這麼多兵。“

趙興衝著帥範苦笑:“廣南東西兩路這麼廣大的地區,竟然招不滿一萬軍隊……難怪廣南東路以前只有禁軍1200人。”

万俟詠說地是事實。

宋代是一個商業文明與農業文明交織的時代,這個時代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城市化情況明顯。城市與鄉村是兩重天,城市基本上按商業文明的規則運作,而鄉村裡還保持農奴文明的殘留。鄉民們都羨慕城裡的生活,有能力的人都移居到城市裡生存,這使得廣州一府之地擁有整個廣南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城市化率達到了50%。

像廣州這樣多人口地城市,在當時地時代,怎麼也要排上世界十大名城之一,而且,估計當時的時代,世界十大名城,九成都是屬於大宋。

城市化的結果,使得廣南東路其它地方廣大的鄉村州縣人口稀少,即使加上農民喜歡聚集的各地州府、縣城,剩下在鄉間務農的百姓已經寥寥可數了。

廣南東路如此,廣西也是城市化率達到50%以上。在這種狀況下,享樂主義盛行的大宋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整個廣南東路一地能夠搜刮到一千多良家子,已經算宣傳手段十分到位了。

苦笑完畢,趙興向同來地陳不群攤開手,說:“這是個好事,也是個壞事。壞事是我們地兵源不足,好事是——你必須用我們自己人組成廣南水軍,但這些人你都熟悉,操練多年,更便於指揮。”

陳不群倒是興致勃勃:“老師,這事對我不是壞事,我用了老師的家丁與水手,受損失地是老師……嘿嘿,老師的大船恐怕開不動了吧,不如也納入廣南水師,反正批條子付款的還是老師,是吧。老師,廣南本地的水手我都不用,我只需要一千五百人,大人的密州家丁、杭州家丁、揚州家丁,加起來足夠了,請給我一千五百人的足額。”

趙興搖頭:“我們要在廣南紮根,廣南的人你必須用。我先調三百廣南人給你,他們熟悉廣南地理,熟地當地民俗與水文情況,便於你們上岸的時候跟當地人交流。若是我們還想讓廣南把水師當作自家人,你必須用一些當地人。”

帥範馬上接話:“我還正要跟你說,廣南的語言實在千奇百怪,當地人說的話我們都不懂,我聽說博學如蘇公,在惠州的時候也為這事頭疼。這廣南的鄉音實在讓人沒脾氣,我招來計程車兵,有些人家就相隔五里,但說出的話,發音完全不一致。這幾日,我光是學習他們的語言,學的腦仁疼。”

趙興拍手:“你何必費事學他們的語言,該讓他們學你的語言,這才是文化征服——夷兵不是要求讓我們遣散那些先期來的賤奴麼,你告訴他們。我們有個規矩:誰能在一個月內學會說三百句官話,可以留下來,否則地話。就請他們回家。”

帥範的臉都皺成了一團,他愁眉苦臉的回答:“我們本來兵源就不夠,你這一下子要淘汰至少一半。”

“稀缺。才能珍貴”,趙興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只想訓練一千夷兵,剩下的五千是輔兵,輔兵人人都可以當。現在來了五千人,你只要挑滿一千正兵就足夠了,剩下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一個正兵五個輔兵伺候。當選正兵地人,讓他們自己招朋喚友去。越是正兵數量稀少,他們越是能夠珍惜這份榮譽。”

帥範掰著指頭又說:“那大將營呢?我們現在只招了一千一百四十一人,我估計訓練過後要淘汰三成。照你的法子再淘汰一半,我們能不能湊齊三百人的隊伍都很難說。”

“夠了”,趙興滿意的點點頭:“今年屯墾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這二十萬人本來就是廂軍編制。廣東南方人個子矮小,但這二十萬屯兵卻大都是北方來的。從中間挑個五千人不成問題……我們有地是時間。不著急!”

帥範點點頭:“你說有時間,這我就放心了。現在最迫切的是船隊,但陳不群來了,船隊那塊我可以放下手了。等著,看我好好操練那群士兵。”

趙興一拍手,船艙裡又冒出金不二,趙興指著金不二說:“我還給你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