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畢生武學精華,其中以劍魂心法和天劍七式為精華中的精華,而劉邦在赤仙谷中所得的只是《天命寶典》的一副本而已,武功並不詳盡,天劍中所藏的《天命寶典》才是赤帝的真正武學精華。劉邦雖一向不喜習武,但知自己要想在這亂世中爭霸天下就必須身懷絕世武學以求自保,所以在他發現天劍之秘後,便痛下功夫勤練《天命寶典》中所載武功。
因他體內服過九轉銀丹和元神金丹,潛力驚人,而他身上又富天子之氣,所以一段時日下來,卻也被他練至大成之境。不過劉邦心機較深,寧可教手下去死一百一千一萬人,只要能完成某項任務,他卻也是不會出手的。在劉邦的思想中,武功是用來保命的,愈不為外人知便愈好,可以殺敵不備攻敵不防,要不這些好處可就全沒了!再說愈不顯示自己能力,別人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個小魚小蝦會不以為意,可讓自己乘機鑽某些空。
總之劉邦的城俯可是很深的啦!連項思龍也不交心了!
不過在政治場上打滾的人本大都是心思深沉的陰險人物。
戰場上的喊殺聲還是驚天動地,楚軍有項羽這煞星打頭陣,人數雖是愈來愈少,但士氣卻是高昂至極點,雙方這一戰直殺了一天一夜,項思龍見久攻不下項軍,思謀著兵士也該休息一下了,便著劉邦下令暫停第一輪進攻。
楚軍浴血奮戰殺退百萬漢軍圍剿,只興奮得高呼“霸王萬歲”!
項羽也是目中邪光大熾,雖然在這一戰己方死傷得已是不到八萬之眾,但他作戰的激情卻是愈來愈高,只覺精神和體能都已達至前所未有的巔峰。
“不過雙拳難敵四手,如己方軍士全亡。”只剩他項羽一人,則是即便他武功達至奪天造地之能,卻也定敵不過項思龍、劉邦等高手的聯合攻擊吧!
剩下的這點兵力還是自己抗擊劉邦的本錢,無論怎樣也得穩住他們!
項羽雖遇機緣下練成魔功,但他的機智卻還是不會退去的。
他舉出了當初以十萬軍士在鉅鹿大勝秦將章邯率領四十萬秦兵的例子,也舉出在彭城以三萬騎兵大破五十六萬漢軍的例子以鼓舞士氣。
最後慷慨激昂地道:“手足們,漢軍雖然勢大,號稱百萬雄師,但是隻要我們全體將士齊心協力,拼了性命去與漢軍相搏,我們還是有勝算的!首戰我們雖損失了十多萬人馬,但是漢軍恐怕損失二十餘萬。我們擊退了強大的敵人!”
“以後的戰鬥只要我們再一鼓作氣,一定可以徹底消滅劉邦!消滅漢軍!一統我大楚江山!那時封王拜將,各手足們可以榮歸故里了!”
項羽的這番演說詞果也起了效果,疲憊的楚軍鬨然高呼:
“有霸王在一定可以消滅漢軍!”……
“霸王是戰無不克的不敗戰神!”……
呼聲此起彼落經久不絕震憾雲霄。
雙方停戰了一天光景,第二天激戰又再開始。
楚軍是愈來愈小,漢軍雖被項羽殺得膽顫心寒,可一來仗著人多勢眾,二來仗著項羽身邊的楚軍在減小,想著漢王劉邦頒下的“殺項羽者,可封王封候,得黃金萬兩”這誘惑,任是如潮水般湧攻項羽。
“名利”這兩個字可不知有多少人為之喪命!自古至今都是這樣,人類總躲不過一個“貪”字,不過要貪可也得負出代價。
項羽的勇猛無敵可是貪心之人的催命符,欲殺項羽的都被項羽所殺!
漢軍也終是被項羽殺得寒了膽,於是改變戰略,只千人一批千人一批的去攻擊楚軍纏住項羽,對與項羽分散的楚軍將士給迎頭痛擊殺個一個不留,不過這方法也有行不通的時候,想想漢兵也是人,一樣會怕死,一千人死光了,另一個一千人哪會不怕死?再接著的是見了項羽都腳軟手軟。
後來只要是項羽所到之處,漢軍不戰而退,不過還是形成裡三層外三層的重重包圍圈困著項羽,與他打起了游擊戰來。
如此情勢雙方對峙了十多天,項羽這方的楚軍所剩已是不到三萬了!軍中糧草也日漸短缺,軍心還是禁不住動亂起來,有將領提議道:“霸王,給漢軍困著打可不是辦法,咱們還是集中力量殺出重圍去吧!”
項羽此生也是何曾打過如此窩囊被動的仗?對劉邦、項思龍只恨得咬牙切齒,可此時不是洩私恨的時候,魔功初成時的項羽欲與項思龍再決勝負的衝動已是過去了,項羽的心態遙漸冷靜下來。
“不錯,此次敗局已定,不宜再拖,否則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只要自己逃過此劫,還怕沒有東山再起,報此大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