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城頭上官兵們的箭雨拼命向前衝,不少隊伍還沒有衝到城牆下,就已經被射死大半,剩下的雲梯隊伍就算是衝到城牆下,但迎接他們的卻是滾木雷石甚至是燒開的開水,這讓起義軍隊是損失慘重,根本無法將雲梯豎到城牆上。
在距離城牆裡許外的一個土坡上,身穿鎧甲的楊虎和齊彥名騎在馬上,正在一臉焦急的督促著軍隊攻城,可惜濟南城的防守力量實在太強了,他們已經連攻了數天,但卻沒有絲毫的進展,甚至連城牆都沒能攻上去。
“大元帥,看來我們之前都錯了,濟南城中的守衛力量已經遠超我們的估計,恐怕就算是我們再打下去,也沒有什麼可能打下濟南城,所以咱們還是撤兵吧!”齊彥名看著遠處一排排倒下的起義軍,一臉心痛的開口道,這些士兵都是他們好不容易才召集起來的,每死一個他們的力量就會衰弱一分,所以絕對不能再這麼強攻下去了。
楊虎打著為劉六劉七報仇的旗號造反後,很快就召集起數千軍隊,而且接下來他一連攻下濟南府下屬的幾個縣城,這更讓他聲勢大振,很快就發展到一萬多人,於是就自稱為“奉天征討大元帥”,封齊彥名為副元帥,只不過兵權一直都由他把持,齊彥名最多隻能給他出些建議,聽不聽全都看他的心情了。
只見楊虎聽後也是狠狠的一捶大腿道:“都怪那個東昌衛來的那個許良,若非他帶著三千東昌衛所兵支援濟南,恐怕濟南城早就是我們的了!”
楊虎的話的確是實情,他在濟南盤踞多年,早就清楚濟南城中兵力的虛實,在他看來,濟南城中的衛所兵早就腐化不堪,除了平時守一守城門維持一下秩序外,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濟南周圍的幾個衛所也同樣差不多,以他的手中的兵力攻打下濟南城並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楊虎帶著大軍殺到濟南府城時,整個城中的官員們全都亂做一團,其中都指揮使好不容易把城中的兵力集結起來準備守城,但是楊虎的軍隊剛一開始攻城,城牆上的衛所兵就被嚇的屁滾尿流,甚至不少人當場扔下武器就準備逃下城牆。
面對這種情況,山東巡撫氣的是全身顫抖,嚴命山東都指揮使一定要守住濟南,而都指揮使也急了,親自帶著一批軍官上城牆督戰,任何人膽敢怯戰逃脫著,立刻就會被當場斬殺,這才使得情況好轉一些,但是在攻防戰中依然處於下風,眼看著楊虎的起義軍就要攻上城頭,濟南城也是危在旦夕。
不過就在這個著急時刻,忽然從城北殺來一支大明的衛所兵,這支衛所兵不同於其它衛所兵,士兵們不但軍容整齊,而且還敢打敢拼,甚至還有一支上百人的騎兵,帶領這支衛所兵的則是一位年輕的將軍,只見他自己以身做責,以騎為箭頭衝入楊虎的軍隊,結果把楊虎攻城的隊伍截成兩段,迫使楊虎不得不退兵,這才救下了濟南城。這支突然殺出救下濟南城的就是楊虎口中的東昌衛所兵,而那個勇猛的年輕將軍則正是東昌衛的衛指揮使許良。
東昌府位於濟南府西側,兩府緊緊相臨,東昌府是大明漕運的樞紐之一,也算是大明十分繁華的州府,那裡同樣設有一個衛所,那就是東昌衛。
說起東昌衛,也算是大明衛所之中的一個異類,東昌衛所的衛指揮使姓許名良,他家是世襲的指揮使,只是到了許良父親那一代時,他父親覺得做武官的地位太低,於是在二兒子許良出生後,就打算讓他讀書考取功名,反正許良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可以繼承指揮使的職位。
許良的父親計劃的很好,但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許良的哥哥剛剛成年就因為一場急病死了,結果家中只剩下許良這麼一個兒子,而且這時許良雖然才十幾歲,但讀書已經是小有成就,若是參加童子試的的話,很有可能會考取秀才,可是家中世襲的官位也得來不易,所以最後許良還是放棄了科舉,繼承了父親的衛指揮使一職。
雖然許良之前是個讀書人,但是繼承了衛指揮使一職後,卻開始鑽研兵法,治軍極為嚴謹,甚至還親自參加軍隊的操練,另外許良也與其它指揮使不同,他一不愛財,從來不克扣軍戶們的鎧甲器具,而且對待下屬也極為優厚,將衛所的田地以極低的地租交給軍戶們耕種,使得這些軍戶們可以不用擔心家中生活,結果在短短几年之內,就使得東昌衛恢復了軍隊的風貌,戰鬥力也大為提升,雖然比不上實戰經驗豐富的邊軍,但是與京營相比卻也相差不遠。
楊虎與齊彥名造反之後,在濟南東側的縣城是攻城掠地,而且威脅濟南的安全,所以早在幾天之後,山東都指揮使就已經給濟南附近的衛所發出調集令,命他們分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