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劍拔弩張的僵持著,朱陽縣的阿圓很平靜。
她下達了不允許孩子們走出“幸福苑”的命令,自己也開始步步緊趨,跟隨在孩子們身後。
李薇嘲笑說,阿圓是來幼兒園奪權的。
孩子們上課的時候,兩個女人和一條大白犬,就這麼悠哉悠哉的在園裡散步,或者蕩著鞦韆,讓衣衫隨風飄動……
她們不約而同的沒表現出對自家男人和親人的惦念之情,事實上也確實不需要惦記,只要拿出來“爆竹炸藥”,受傷的,就只能是敵方吧?
只是,沒辦法確定這群漢子能不能下得去手罷了。
紙,是包不住火的。
目前的大宋朝已經路人皆知雲城的政變,儘管,各路軍隊已經嚴密的封鎖住了雲城通往任何一個城市的路口。
但是,只要皇帝不明確下旨,任憑誰知道多少皇室的秘密,也不會有膽量把“宋浩爾”乃是真的皇親貴族的身份擺到明面上來說的。
包括,毅然決然衝出皇宮,帶領一群大內高手和宮女宮人的那個大宋朝最高地位的女子。
她也不能奔赴雲城去面見那個很可能就是她親生兒子的男人,而只能拐到朱陽縣,打著前來探望大皇孫的旗號。
朱陽縣沸騰起來,雖然太后是低調兒來到。
宋徵兒那原本已經被民眾遺忘了的皇子身份,或許還根本沒認識到呢,就又重新為了形勢需要,被推崇了起來。
這娃兒也明白,出來進去的繼續一跛一跛的越發厲害,出現在太后面前時,還能夠心無城府的歡笑,給“奶奶”撒嬌賣乖。
太后下榻在“幸福苑”的新宅院那邊,阿圓給自家留的二層小樓和豪華宅院,足夠安置太后帶領的那麼一大群護衛和宮人。
就是,此次見到太后,老人家哭泣的時候太多了,隨侍的兩個太醫,也總是搖著頭把脈,小心的叮囑太后“不可以再傷心了”。
當然,大家所用的理由是“大皇子雖然殘疾了,但是身體很好,日子過得又高興”,沒有人敢提起雲城的“宋浩爾”是怎麼一回事兒。
宋徵兒比阿圓還要難捱,因為太后總是抱著他說“對不起”,還承諾一定要把他帶回皇宮,誰也奪不走他大皇子的身份,無論是瘸了還是傷了,都是她皇家的子孫……
皇帝派來的衛士也趕到了朱陽縣,當兒子的,必須保護好母親,儘管,這個母親很任性,私自離開皇宮……
宋徵兒的笑臉終於掛不住了,他此時也就僅僅五歲的年齡,已經看到了人世的世態炎涼,勸解太后的人真不少啊,個個拐著彎兒說話,對待他的態度又謙恭有禮的讓人心裡膈應。
阿圓幫不了他,事實上她也不想過多的干涉這個孩子的思想,皇家的人沒有綿羊,他們天生就是擅長撕咬的獸類,打掉了牙,也改不了本性。
一個小小的孩子,一跛一跛的跟隨在太后身邊,滿臉的陰鬱與寒冷,就是目前宋徵兒的皇子形象。
貌似,瘸了腿的皇子這個模樣才算正常,因為那個光芒萬丈的皇位,是絕對不可能降臨到他的身上了。
誰又能知道,本來這個不幸的孩子早就下決心不爭那個痛苦的位置了,就因為太后的這次意外光臨,因為“宋浩爾”的前因後果,又悄悄的改變了呢?(未完待續……)
PS:感謝褰裳的桃花扇、粉紅票和留言鼓勵,愛你!繼續努力!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兄弟
太后身邊最忠誠的幾個護衛,為什麼這兩天沒有見面?他們去了哪裡?站在誰的一邊?
大凡有辦法,太后肯定得移駕去雲城親自接見那個傳說中的兒子,她留在朱陽縣,說明她不能去,在兩個兒子之間,她沒辦法直接選擇還分不清真假的這一個。
阿圓現在經常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太后在朱陽縣,她必須每天前來陪駕,總不能讓老太太自己憋屋裡哭死吧?
宋徵兒越來越沉默,他在幼兒園請了假,專門陪伴親奶奶,也就是說,他必須在眾多的宮人護衛太醫面前保持一跛一跛的姿勢,不能有片刻的放鬆。
母子兩個都很悲催,可是不能逃避。
直到——“煞星”來報,郡主府來了位受傷的親人,是從雲城送過來養傷的……
阿圓很抱歉的看看宋徵兒,可憐的娃兒,娘終於沒辦法繼續陪伴你了,你自己撐住嘍,別趴下。
太后是個懂事兒的老太太,擺擺手給阿圓放行:“回家去照顧傷員吧,讓大志送你回去,再帶上個專治外傷的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