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李睦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當日,李睦便親筆寫下了他的那些猜測,命心腹日夜兼程前往邯鄲,送到侯韓武手中。
同時,他下令麾下約七成的軍隊撤回了西河東岸,於東岸建造防禦設施,只留下少數步卒在闕地繼續建造營壘、少數騎兵仍在西岸一帶活動畢竟對於自己的猜測,他也不是非常有把握。
但是到了七月十八日,待等魏國河東守、臨洮君魏忌,以及河西守司馬安陸續率領麾下大軍抵達西河的西岸時,李睦終於確信了自己的判斷。
不幸被他料中,這場仗,他們韓國根本不是主動方,事實上魏國才是主動方,因此,偷襲魏國的河東郡,這只是痴人說夢。
此時他非常慶幸,慶幸自己前一陣子感覺到這場仗有點不對勁,因此有意在離石耽擱了幾日,並沒有直接從河西郡借道,偷襲河東郡,否則,此時魏軍在河東一堵,並且西河這邊由魏將韶虎截斷後路,李睦與他麾下四萬騎兵,全得葬身在河東郡。
當日,得知魏忌的河東軍與司馬安的河西軍皆抵達西岸後,李睦亦帶著數百輕騎出闕地韓營,遠遠窺視魏武軍、河西軍、河東軍這三支魏軍,暗暗估測著若雙方交鋒的勝負。
在他估測中,魏武軍、河西軍、河東軍這三支魏軍加在一起大概有近十萬,而他李睦麾下的軍隊亦有十萬左右,因此在人數上雙方時持平的,並且在騎兵的數量上,他韓方還要超過魏方,是魏國騎兵的兩到三倍左右。
因此,李睦倒也不慌:既然偷襲不成,那麼老老實實的對壘嘛,雖然魏將韶虎、魏忌、司馬安三者確實是難對付,但他李睦亦非浪得虛名,未見得就不能戰勝對方。
然而,這個想法還未維持兩天,李睦就目瞪口呆地得知,一支秦國的軍隊,亦徐徐抵達了西河,只見這支秦**隊在地平線上彷彿婉言的巨蛇,只瞧見蛇頭、瞧不見蛇尾。
見此,李睦倒抽一口冷氣,當即下令焚燬西河西岸的樹林,連帶著自己的闕地軍營也一把火燒了,帶著兵馬全部撤回了西河東岸。
此後兩日,李睦每日站在東岸窺視河對岸的秦魏聯軍,待他看到,河對岸的秦魏聯軍人數多到幾無立錐之地時,縱使是李睦,心中亦有種無法言喻的情緒這他孃的到底是誰打誰啊?
數日後,秦魏聯軍在西河的西岸大致修建了幾座營壘可能是七座、可能是八座,反正這些營壘緊靠著,李睦實在難以判斷。
但是秦魏聯軍的總兵力,此時他大致已經可以推測出來。
三十萬!
是他麾下總兵力的整整三倍!
在這種情況,李睦感覺很頭疼,他原本還想偷襲魏國的河東郡,沒想到,其實他才是應該防守的一方!
……
目視著河對岸的秦魏聯軍營壘,李睦苦苦思索著策略。
第67章:西河戰役!【二合一】
ps:求月票、求訂閱。
以下正文
七月二十一日,秦將武信侯公孫起,攜副將長信侯王戩與陽泉君贏,以及其餘諸如王、王陵、張瑭等秦國將領,率領二十萬大軍,抵達西河西岸,與魏將魏忌、韶虎、司馬安等將領率領的約十萬魏軍成功匯師。
由於兩國是建立在聯姻基礎上的同盟關係,況且聯姻的還是魏國太子趙潤跟秦國公主贏瓔只有極少數秦人與魏人才知道秦國公主贏瓔即是秦少君因此,兩方將領在相處時頗為融洽。
倘若說太子妃羋姜的存在,使得魏國與楚國的關係大為緩和,甚至於在這次曠世之戰中,楚國毅然支援魏國,那麼秦姬的存在,亦使得秦魏兩國的關係更為親近。
因此,在得知秦國兵將率軍來援時,魏忌、韶虎、司馬安提前準備了酒菜,款待諸位秦國將領。
而這其中,應該就屬臨洮君魏忌心情最過於複雜。
因為此番前來的秦將,無論是武信侯公孫起,亦或是長信侯王戩,以及王、王齡、張瑭等人,皆是當年率軍攻打他隴西的秦將,他與這些秦將征戰了十幾年,甚至於後來在遷到魏國之後,仍惦記著收復隴西那塊失土,卻不曾想到,有朝一日,當初的敵人居然會成為戰友。
可能是注意到了臨洮君魏忌那複雜的神色,陽泉君贏主動開口說道:“臨洮君,看在今日魏秦兩國乃是堅實盟友的份上,昔日的恩怨,能否就此揭過?贏可以向君侯保證,我秦人在拿下隴西之後,絕無濫殺無辜,亦將隴西之人視為我大秦的國民,絕無半句虛言。”
出於對臨洮君魏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