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靠走關係,靠賄賂爬上來的人,被無情的趕趕下了臺。
這些人,本來是擁護皇帝的,結果被楊愔趕下來,紛紛投靠高演和高湛。
而高演和高湛,利用太傅和太尉掌管軍事的權利,牢牢控制軍政大權。
眼看二王的權力越來越強大,楊愔覺得他不能再等了。
他把幾個輔政朝臣商議的結果,二王留在朝廷的利弊,一一分析,上表給皇太后李祖娥。
當楊愔的信,送到後宮時,在北宮伺候太皇太后的女官李昌怡,恰在李祖娥的宮中。
李昌儀奉太皇太后的懿旨,來到李祖娥的宮中,請李祖娥皇太后,駕臨北宮,參加太皇太后住持的超度高家列祖的誦經儀式。
李祖娥感念李昌儀命運多舛,先嫁高仲密,又被高澄的強納為姬妾。
最後又被高澄冷落,高澄死後,又被沒入宮中,一個出生名門望族的女子,淪為宮婢。
好在這個李昌儀,聰明機靈,最終獲得太皇太后的信任,在北宮擔任昌儀女官。
李昌儀,和李祖娥同宗同門,同出身趙郡李氏,追算起來,還是李祖娥的姑姑呢。
所以,李祖娥對李昌儀,比別人多了一份親密。
可李祖娥不知道,這個李昌儀,能經常從白宮來到她的寢宮,是受太皇太后婁昭君的指派。
太皇太后她要知道,如今皇宮中的李祖娥,到底有什麼動向。
婁昭君選中了李昌儀,就是看中了李昌儀已和李祖娥同祖同宗,容易得到李祖娥好感。
李祖娥沒有想到,楊愔的信,會提及二王,當她沒有提防的開啟信,發現不對時,忙不露聲色的收起了奏表
但此時的李昌怡,已經把奏表裡的內容,記在了心裡。
李祖娥也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人,不然也不會得到高洋這個喜怒無常的皇帝的長期寵愛。
李祖娥擔心楊愔在奏表裡的話,被李昌儀看到。
一個從來沒有的念頭,在李祖娥的腦海浮現。
李祖娥,想殺了李昌儀滅口。
殺一個宮中女官的機會,不是沒有,只要派皇宮護衛喬裝出宮,把李昌儀坐的馬車撞翻便可。
可是,生性善良的李祖娥,放下了這個殺人的計劃。
李祖娥想著李昌儀和她是同族的姑侄,即使真的看到了奏表的內容,也不會把她看到的內容,說給太皇太后聽。
李祖兒能得到男人的喜歡,以他的善良溫柔有關。
但是,李祖娥的善良,卻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