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出征。
王九一身戎裝、滿面帶煞!獨騎緩緩策馬出城,後面只有口碩大的大棺材隨行。
空棺材由其四名親衛、四名家丁所抬。兩側有字:王九此次平魯亂,只有兩種結果。要麼,王九將反賊全埋入亂葬崗!要麼,此棺材就將我與幾名親兵收下。
沿途陸續遭遇好幾御史呵斥:譁眾取寵、敗壞朝綱;聳人聽聞、荒誕不經、居心叵測……
王九聽都不聽,望都不望一眼!硬要擋道?他就揚起馬鞭。
平時不怕死的御史,這時卻閃電讓開。犯不著同死人慪氣!打死了也基本白打,他本就回不來……
民眾紛紛傷懷!亦有落淚。京城中的他們,本就有許多大官府中下人!訊息最是靈通。
王九基本有去無回……
明知必死卻義無反顧!為赴國難而慷慨捐軀,此為忠義無雙。
真是無雙國士啊……
人群肅然起敬、默默相隨!直至送出城門,直至快到京營。
京營中有五百騎兵、五百步卒,就是此次隨王九出征的家當!也是北黨對王九最大的支援。
當然,王九懷揣調令,沿途衛所可相機調兵,不超六千人限額就行!只是暫無錢糧甲械提供……
剛到京營就被人攔住!是怒氣衝衝的監軍侯恂:“山東軍情十萬火急!你卻在慢悠悠的譁眾取寵!到底是畏敵不前,還是真如人言…包藏禍心?”
王九直接用槍桿一撥,將侯恂推趕到一旁,繼續進營。
侯恂想暴起又忍下:何必跟死人計較!真翻臉了?這小賊不定啥時先將自己弄死!他可做得出。
京營一千人已列隊。
田爾耕將王九拉到一旁:“王九!你不能這樣!大明以文御武,侯恂雖無聖旨,也雖無明文規定,但侯恂就是可以節制你。”
王九沒好氣:“你田爾耕是欽差!他侯恂是監軍,就老子是空頭將軍!要不仗由你們去打算了?”
“你咋就不知好賴!”
田爾耕跺腳拂袖……
京營兵看著還齊整,倒很少見衛所兵那種瘦骨嶙峋、風吹就倒之人。不過一眼看去,這軍官中腦滿腸肥之輩倒有不少!還有個熟人……
忍住立刻打他一頓軍棍的衝動!王九大喝:“標下何人?”
宋裕豐一臉苦澀!只能大聲:“回將軍!標下京營騎兵把總…宋裕豐!接上官軍令,已集齊馬步軍。”
“大聲點!聽不見!”
宋裕豐問候著女婿的八輩祖宗!只得又吼一遍……
親兵迅速將“平魯將軍
王”的旗幟打出,剛剛迎風招展。
王九一指旗幟對宋裕豐道:“本將軍第一道軍令!平亂之前,宋百戶為本將尋幾個奸滑之徒!祭旗。限三日內!若你還從這一千人中尋不出?本將砍了你祭旗!”
哪有這樣的軍令!
宋裕豐很不滿:“王將軍…”
王九擺手打斷:“都看見那口棺材沒有?那是老子為自己準備的!老子才不管誰有通天關係。
偷奸耍滑者,斬!掉隊潛逃者,斬!稍違號令者,斬!搔擾百姓者,斬!臨陣怯戰者,斬!……”
一氣說了幾十個斬。
銳眼掃去,佇列明顯更齊整,面目更嚴肅,精氣神更強……
腦袋肯定要砍一兩顆。但對這幫油滑之徒,一味嚴苛未必有用!因為王九沒幾個自己人看著。
“不必這副慫樣!你們的將軍是王九!王九!懂嗎?老子就沒打過順風仗!但老子沒打過敗仗。
老子抬棺出征!有兩層意思。沒打贏當然死路一條!老子死前…也當然要多砍你們幾顆腦袋!誰讓你們不爭氣?
但是,一旦打勝仗!那當然升官發財。棺材棺材,升官發財!升官老子不能完全保證,發財絕對能保證。現在…懂了嗎?”
“懂了!”這次全體都叫得蠻齊聲!蠻有勁。
……
基本整頓了一下隊伍,侯恂就在催著出發。倒也不能怪他,實在是軍情緊急,山東幾乎一日數驚,信使飛報入京幾乎就絡繹不絕……
王九無心搭理誰,信馬由韁在想著心思。
這次出征確實悲壯!
南邊已到了揪桌子的邊緣。王九設想的佈告天下、將他們逼入牆角?根本不現實!
王永恩一句話就打消王九的堅持:“王九!你以為他們只在山東有佈局?有佈局的地方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