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現。
這個發現是:聞香妖教主徐鴻儒是鉅野人。此人原名徐誦,世代為孔府管勾衙門之人,二十多年前消聲匿跡,連籍貫也已消失。
三位王爺之所以知情,就是山東越來越眾的聞香妖教,令他們心驚肉跳!早在秘查當中。
他們還發現:聞香教主要骨幹,都是鉅野與鄆城人!且世代都在孔府管勾衙門,前些年的戶籍都消失。
這些資料,三位王爺費九牛二虎之力搞到手。至於其他事?打死也不肯再說!王九自己看著辦。
妖首已不言而喻!
所以,王九從善如流當了孔府女婿!還被邀請來了曲阜,也被邀請住進了孔府。
這事太大!
絕不容任何差錯!
……
其實也不用調查。
那麼多已投誠的妖匪頭目!雖都絕不敢提孔府?但有線索後再訊問!他們再也無法隱瞞……
妖首之一是衍聖公!
當然,南邊還有貴人。那些人要錢!要控制力。
而孔府?憑良心說,他們只要地!很便宜或近於白撿的地,其他倒也不貪。
錢都被騙光了?有急事便只能賣地!這生意好;造反也很好!那麼多小官僚小地主被殺被搶,又可白撿好多地……
為了小心!王九還在孔府…不經意瞭解一些事情。結論是:僅官面財富而言,孔府都比皇室王室相加還牛。
首先,先說府邸。
不說僅次王府的孔府之恢宏!加孔廟孔林,哪個王府都比不上。就說曲阜城,其實就全是他們家族所有。
而皇帝還在京欽賜宅第,設孔府在京官邸。初賜東安門外,後又賜正陽門裡,英宗時又在西單太僕寺街賜宅,都稱做“聖公府”。
其次,說說權力。
孔府對應朝廷設六廳。這六廳分別是典落廳、司樂廳、掌書廳、知印廳、管勾廳、百戶廳。
其他廳勾當不說……
管勾廳相當於戶部,實際比戶部闊多了。主掌祀田收租;百戶廳對應兵部,掌管林廟、守衛。
六廳的官員有知印官、書寫官、掌書官、司樂官、典籍官、管勾官、百戶官等,主官最高四品。
此外,孔府總管、管家、面爺、帳房、祭祀官等都有品級。
再者,就是明財。
一、朝廷祿賞。
孔府每年有大量俸祿和賞賜,缺誰也不缺他們,每年萬兩。這項世人眼紅的收入,是孔府最小的收入!像首輔俸祿一樣無聊。
二、御賜祀田。
歷代御賜孔府土地約百多萬畝!有幾十萬佃戶。山東、南北直隸、安徽、河南等富庶肥沃之地……
管勾廳掌管收租,佃戶交租,帳房就在戶冊打勾,故名“管勾”。
因為地畝太多,管勾廳在外地還設有管勾衙門(主要在鉅野),下面還有屯官、總甲、小甲等,小甲就是各莊的莊戶頭,直接向農民收租子。
孔府在魯西南三十萬畝地,按五屯、六廠、十八官莊管理。
五屯是鄆城、鉅野、平陽、東阿、獨山;六廠是鉅野、平陽、鄆城、及獨山三屯;十八官莊,在曲阜十二個,泗水四個,鄒縣兩個。
外省土地管理有些複雜。這類土地都是御賜的“祀田”,地租收入說用來祭孔。孔府無權將地賣出去,但佃戶可以轉讓。
在賜祀田的同時也賜佃戶,叫“欲撥佃戶”。也有自己租種祀田,叫“寄生佃戶”。另有御撥“廟戶”灑掃林廟。
這些佃戶和廟戶統稱“戶人”。屬孔府“戶籍”,不入地方保甲,無朝廷徭役,只服孔府的勞役。
“戶人”分工繁雜,有“屠戶”“豬戶”“羊戶”“牛戶”“笤帚戶”“挑祭戶”“鴨蛋戶”“菱角戶”“香米戶”“擇豆芽戶”等等。
這些“戶”世代為孔府從事屠宰、養豬、養羊、養牛、綁笤帚、挑祭品、供應鴨蛋、菱角、香米、擇豆芽等單一勞動。
還有“花炮戶”“吹奏戶”,在年節、祭祀、壽筵等放花炮、吹奏樂器。“司茶戶”“燒水戶”,專給客人斟茶、燒水。“冰差”“林差”,專為孔府運冰、打柴等等。
甚至有“哭喪戶”,專在族中死人來跪棚哭靈。孔府“戶人”可謂詳盡到令人髮指。
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孔府編不出。上百萬戶!就世代供養著一個貴族……
祀田有多少地租?每年收幾十萬兩銀子!此外,還有許多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