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不到兩千多督標,來到了永昌城下,作為府城,永昌的城牆還算湊活,但是沒了永昌的綠營兵,沈振達的手下連守城都不會,稀稀落落的永昌哨練,站在城牆之上,看熱鬧的多過了守城的人。
“讓沈振達出來答話。”
永昌有槍,楊猛也不會傻乎乎到城下搦戰,派出了幾個嗓門大的,就在城下吆嗬了起來。
沈振達那邊也是一樣,同樣派了幾個大嗓門的答話。
“告訴沈振達和永昌城裡的練匪,現在繳械只誅首惡,不然時辰一到全數剿殺。”
楊猛知道永昌城裡有不少的哨練,三五千人,全殺了也有些可惜,這話不是說給沈振達聽得,而是說給城裡的永昌哨練們聽得,若是他們擒了沈振達,還有一條活路,不然只能陪著沈振達等人一起上路了。
但場面話終歸是場面話,兩千多人的督標,並不能給永昌城內的哨練多少壓力,不等沈振達回話,城頭上的叫罵聲,已經掩蓋了一切。
“唉……何苦來哉!既然急著去死,那三爺也就沒什麼負疚感了!
將永昌左近的漢人士紳、回回高層、各山族頭人聚到一起吧!
來日再戰!”
滇西之亂亂在永昌,永昌之亂亂在保山,保山也就是永昌縣城,是回漢征伐的源頭和焦點,永昌左近的各族山民,也跟回回一樣,桀驁之性遠勝於雲南的其他地方,破永昌城之後,除了要搜殺永昌練匪,七把香會楊猛也打算一併做掉。
這次永昌戡亂,殺了不少人,這事兒瞞不住,林則徐早晚會知道,督標自己不能再帶了,也不知這次林則徐會懲罰自己呢?還是架空自己呢?
沈振達佔了永昌城,而永昌算是滇西南的一處要衝,許多商人、大戶,提前得知了訊息,就藏在附近的村寨之中。一天多的時間,永昌左近的山寨、殘存的回回,各族的商人,幾千人被督標,半請半抓的帶到了永昌城下。
“滇西回亂持續經年,這次楊三來永昌戡亂,不僅是代表著朝廷,也代表著楊家,代表著滇西的百姓,更代表著雲南的百姓。
永昌之亂是雲南最後一場動亂,沈振達、永昌的練匪、七把香會,明天就是榜樣,此後雲南再出叛亂,不管官府如何處置,我楊家不會放過參與動亂的人。
明日之後,哪個再敢在雲南打著教派的名義、族群的差別,區分人之高低貴賤、行那戕害同胞之事,七把香會和永昌練匪就是榜樣。
明日楊三做事,大傢伙好好看著,以後莫要重蹈永昌之覆轍。各族、各教出了紛爭,先找官府解決,官府處理的不合心意,就到昆明找楊家。兩族互鬥,參與者滅門,兩教互鬥,參與者滅教。”
雲南的大局,楊家已經差不多握住了,趁著這次機會,楊家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了,各族叛亂對誰也沒有好處,楊猛看似說笑的一番話,卻被寫在了紙上。
到場的所有人,都在督標的監視之下,將楊猛說的話給背熟了,這些人大多是商人和馬幫的人手,行走在雲南各地,楊家的聲音,就要透過他們傳到雲南的山山水水之間,傳到與雲南接壤的地方。
楊猛要讓雲南的百姓知道,在雲南除了有朝廷,還有一個楊家,朝廷的話不一定好使,但楊家的話一定要好使。(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間大恐懼(下)
楊猛的話,軍營裡的商家、百姓、各族高層,大都記住了,但記住了歸記住了,對於這些東西,他們並不在意,殺雞給猴看,以前朝廷不是沒做過這樣的事情,盡多殺上百十人,這些人命,觸動不了在場的大多數人。
這次被強請到永昌,這些人也能安之若素,無非是陪著朝廷看熱鬧而已,以後該怎麼做還得怎麼做。但楊三爺所屬的督標,伙食和軍紀都相當的不錯,與雲南的綠營區別很大,但願楊家人,能鎮住滇西的各族吧!
無論是商人還是百姓,都不喜歡戰亂,滇西連年征伐,最苦的不是那些死人,而是他們這些活著的,朝廷的稅賦,活口的糧食,百姓掙扎在生死線上,商人也是一樣。
世道越亂,路上的強人也就越多,現在的雲南,刀手也成了一個最賺錢的職業,而做買賣一去不回的,在場的商人和走馬幫的,哪個說起來都是一堆堆、一群群的。
楊家在滇西的莊子,也派來了不少人,一是送糧食,二是裹挾著滇西各族的頭腦,來永昌看戲。一天一夜的時間,永昌城下就聚集了上萬人。
“再去喊一遍,城內的永昌哨練,不把沈振達等重犯擒下交到軍營,一律定為叛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