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下的一萬多人也得血染沙場。

“咱們的人馬是千人一隊,英軍也是一樣,但英軍隊與隊之間的配合卻優於我軍,進退之間法度森嚴,這也是九千人戰敗的原因之一。

再有就是英軍很擅長利用自己的優勢,槍械的射程不同,他們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利用,這是咱們有缺漏的地方。”

徐子渭的分析雖說還是有些片面,但能有這樣的說法已經不錯了,看來這小子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將此次戰事,做全軍的沙盤推演,看看有多少種勝利的法子。

將山猴子的人,佈置在米實塔附近,咱們敗了,下面就看緬軍的了。”

傈僳族的新軍,這一仗打的全無章法可言,換做是勐臘的新軍,結局雖然依舊會敗,但是他們給英軍造成的損失,可能會更大。

楊猛明白,這一仗敗就敗在了指揮上,若是沒有徐喬楊三人的判斷失誤,這九千人就不會死了。追究責任還是次要的,記住這次教訓才是最重要的。(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八章 依舊是僵局

徐子渭和喬孤乃,在勃生的一仗,敗得讓人窩心,一個判斷失誤,就葬送了九千人馬,這也是楊猛損失最大的一次。

“唉……若是我在場的話,這戰局說不定不會如此糜爛!”

徐子渭下去了,楊猛也發出了了一聲慨嘆,這一仗敗就敗在經驗不足,若是自己在場的話,怎麼也能讓英軍損失過萬。

數來數去,憑藉著後世的經驗,楊猛竟成了雲南的第一戰將,這次九千人的損失,也在逼迫著楊猛上戰場啊!

磨練經驗雖說需要戰爭,可這樣的損失,卻是很難讓楊猛接受的,自己上去,損失能小的多,透過戰爭慢慢培養將才,也只能如此了。

“爺,戰場兇險!”

“沒辦法!看看緬王那邊如何吧!緬王手底下,還是有一批可用之將的,但願緬軍不要敗得太早。”

徐子渭主導的那一場阻擊戰,敗得太過窩囊了,與英軍三五千的損失相比,近七萬人只能算是被屠殺的。

楊家做買賣有不少可用的人才,可帶兵就沒有了,有過正經實戰經驗的,好像除了自己,就沒別人了,打大清境內的人,只能算是蹂躪,不能算作是實戰的。

緬甸與大清不同,緬甸這幾百年,都在與暹羅相互攻伐,口口相傳的戰爭經驗還是不能小覷的,但最終的結果如何,還得看戰局。

從勃生附近大敗而回的喬孤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殊榮,這次緬王也打算大用。這位傈僳族的將領了。若不是喬孤乃在勃生拼死阻擊。只怕緬甸的局勢就難了。

人死光了,不怕!現在緬王別的沒有,手下的軍隊卻前所未有的壯大,率領三萬人馬的實權將軍,喬孤乃也跌坐在了臨時皇宮的竹蓆之上,雖說在緬甸軍方的地位不是很高,但能坐在臨時皇宮之中,就是殊榮。

面對洶洶而來的英軍。緬甸的將軍們也做出了有效的應對,主動出擊。

雖說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但緬軍在數量上佔了絕對的優勢,真正的阻擊戰,也就此打響。

喬孤乃吃了英軍騎兵的大虧,緬軍對此也謹慎了很多,竹製的拒馬遍佈前線陣地,僅這一招,就廢了孟加拉來的英軍騎兵部隊。

炮戰、陣地戰,有了楊猛支援的三磅小炮。緬軍與英軍也開始了一場,你來我往的陣地攻防戰。

打陣地戰。不似平原作戰,推進速度很慢,雖然英軍在區域性佔據了優勢,可緬軍絕對的數量優勢,抵消了英軍的區域性優勢。

挖壕溝建土牆,一層層的工事,死死的拖住了英軍的腳步,英軍也想盡快突破緬軍的防線,可十萬大軍的阻擊隊伍,遠遠超過了英軍步兵的數量,騎兵用不上,指望著兩萬多步兵,突破緬軍在米實塔附近設立的層層防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緬軍對地形的瞭解,遠超英軍,這畢竟是他們的家園,只要是通往米實塔和卑謬的道路,都有大量的緬軍在把守。

充足的預備隊,是緬軍最好的底牌,雖說不明白縱深防禦這個概念,但緬軍用的就是縱深防禦的辦法,大量的後備軍,讓緬軍隨時可以堵住英軍在前線撕裂的口子。

打進去、退回來,成了英軍唯一的動作,而哪裡漏了補哪裡,則是緬軍最為擅長的活計。

徐子渭的那九千人全軍覆沒,並不是毫無價值可言的,一場阻擊戰,英軍損失了四千多人,雖說殺敵的數量十倍於此,但緬軍強悍的肉搏能力,卻讓英軍的將領們有些撓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