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表揚過我一次。還說我書法不錯,頗有祖風。”
“恩……”我嘆息。
“他……他走了,姑姑。”
“你說皇上死……那個……大行了?”他瞪我一眼,我大著舌頭擠出“大行”兩個字。
“不是薨了……是走了,姑姑。”他在我耳邊輕輕說道。
************************************************************************************
************************************************************************************
根據作者故事劇情需要,有關歷史人物時間時間有做相應修改請勿對號入座!
摘錄考史:
民間傳說順治並非在24歲死於天花,而是在這一年脫去龍袍換上袈裟,於五台山修身向佛,期間,康熙曾數次前往五臺山見父親,但沒有得到順治的相認,所以以後的康熙才會寫出“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的詩篇。而順治出家的原因,就是董鄂妃的死給他帶來感情上的重大打擊,情緒消沉遂遁入空門。但是根據史學家對史料的考證,這種說法並沒有確切事實依據。
************************************************************************************
************************************************************************************
登基
順治十八年元月初九
由於皇太后和這個即將上任的新皇的雙重恩典,允許我暫時充當捧著“皇帝之寶”(代表帝王身份的玉璽)的宮女一直側立在玄燁身邊,見證了歷史上這個最偉大君主登基的盛典。
自日出開始,明黃的禮服外套著青紗孝服的少年帶領著大行皇帝順治指定的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輔政大臣,率領文武百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壇。各禮完畢。已是上午辰時。玄燁以皇太子身份御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頭禮。
看著川流不息從貞度門,昭德門出來的宮廷儀仗隊伍和文武百官,饒是在21世紀經歷過無數國慶宏大場面的我,也發出鄉姑般的感嘆。
玄燁聽我嘆氣,以為是捧玉璽太久以致手軟腿痠,在百官磕頭的時候眼神示意我放他的皇帝之寶在他寶座前面的案桌上。體貼的舉動讓我倍覺心暖。向他側面望去,見他正襟危坐,面色自然,實在不佩服他的坐功!
群臣行禮之後,依照歷朝慣例頒佈即位詔書。每一位新登上寶座的皇帝,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儀式的同時,隆重發布即位詔書。文武百官先在太和殿前跪聽詔書頒佈,在這之後,出宮來到承天門前,站立在金水橋南北。詔書由儀衛官託在雲盤上,從官舉著黃蓋,護送雲盤出午門。詔書被安放在午門外事先停放著龍亭裡,儀仗人員也候命在此。龍亭的外觀和大小相當於一乘轎子。儀衛校尉抬著龍亭隨著皇宮御仗,出午門、端門,然後沿著天安門(順治8年把前明的承天門改名天安門以取天運祥和,長治久安之意)北面的階梯送上天安門城樓。
宣詔官在天安門上莊重地宣讀詔書。之後詔書被放置在禮器中,由天安門徐徐地降下,象徵皇帝的詔令從此通行海內。詔書由禮部官員恭敬地接下,仍放在龍亭裡,然後恭敬地送到禮部.刻版印製,頒行到各部各省。
此時皇宮外,天安門前觀禮的百姓不斷得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和太和殿廣場上的全體百官,御林軍將士整齊的萬歲聲交相輝映,身臨其境的我居然激動得眼眶發熱,看著日出的太陽照射在這個少年天子上的金色光芒,不由得明白了什麼叫天家貴胄,真命天子。
順治皇帝大行後的第三天,我們家這一身孝服的少年坐在那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金鑾殿的寶座中,坐在那高高的萬人之上的中央,成為新一代清朝帝王,頒佈年號為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