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燦知道郭嘉初來,不太清楚當前局勢,就在桌上攤開汝南郡地圖,叫眾人圍過來,先說道:“袁術小兒,妄圖奪我糧食不說,還起大兵欲謀取我汝南,著實可惡。今袁術起兵三路,一路為大將橋蕤,領兵兩萬,由安風津渡江,攻打穎上,在直入汝南腹地,直逼汝南城。一路為合肥太守紀靈,領兵兩萬,由固始、光州過淮河,直奔汝南而來。最後一路由袁術本人親自帶隊,大軍三萬,經安風、泉陽過淮河,殺向汝南。敵重我寡,對方有大軍七萬,我等僅有二萬五千精銳,實力懸殊,諸公可有妙計?”
張飛冷笑道:“區區七萬而已,我軍各個裝備精良,戰力十足,每位將士,都是以一當百的勇士,豈會在乎七萬人馬?讓他們過來,老張我接下了。”
孫燦笑道:“到時候可別熊了才好,一邊待著,等會讓你打頭陣。”
張飛樂道:“是!”這急噪的性子張飛依舊沒有改過來。
張遼率先開口道:“袁術軍軍勢強大,不久前才大破九江太守周昴,其鋒正銳,我軍可先用計死守汝南,穎上,汝陰諸城,只要能堅持月餘。袁術素日為惡,加上本人不識用兵之道,過於徵召士卒,百姓負擔不起糧餉。對方補給定然會出現困難,那時我軍可挨個出擊,並斷之糧道,袁術大軍不戰自亂,我等在攻其中路大軍,袁術軍可破也。”
荀彧捻鬚搖頭,道“不妥,我軍糧草也不甚充足,加上汝南新據,民心未穩,文遠之策,雖可破敵,卻也傷及自身。縱然獲勝,我軍必然傷亡頗多,亦失去南下的機會。敵方三路來攻,正好給予我們各個擊破的時機。彧覺得應當抓緊戰機,主動出擊,將對方其中兩路大軍未至時,逐個擊潰、擊垮、甚至殲滅。如此,才能最有效,最好的打擊敵人。須知,我們的目標非擊退來敵,而是袁術的領地壽春。因此,只有大範圍的傷敵,才能在日後的攻防戰裡,取得優勢。”
孫燦想了想露出了一絲笑意,但沒有說話。
趙雲聽了荀彧的意見,贊同道:“文若先生的逐個擊潰的方法甚好,我等可在新蔡縣一帶,設下伏兵,等候最先到來的合肥太守紀靈,先以計破之。”
“不可,趙將軍也許不知。袁術麾下幾乎盡是無能之輩,惟有這個紀靈卻是個中的另類,為人謹慎穩重有大將之風,三路大軍之中就屬他最難對付。”劉華深知歷史知道紀靈不象橋蕤、李豐、梁剛、樂就等人,那麼無能。事先攻打紀靈,未見得討得了好處。在回決趙雲的同時,他將眼光放在了穎上、汝陰的交接點,微微的點了點頭。
孫燦望了望郭嘉,見他正臉帶微笑,不言不語,便問道:“奉孝,你可有何想法?”
郭嘉和孫燦同歲臉上卻少有這個年紀的穩重之氣,見孫燦開問,就答道:“依嘉之見,先破橋蕤為上策。”
樊武問道:“橋蕤離我軍距離最遠,恐怕我軍剛破橋蕤,紀靈的軍隊就會攻入我軍汝南,到時我等豈不只有被擒之份?”樊武語氣充滿了置疑,對這位年紀跟自己主公差不多大的人物,並不怎麼信任,
郭嘉不以為意自信滿滿的說道:“這位應該是樊武將軍吧?”
樊武點頭稱是。
接著,郭嘉又問道:“哪位是張遼將軍?”
張遼比樊武要穩重些,拱手道:“正是末將!”
郭嘉笑著對兩人說道:“兩位將軍的大名嘉早已如雷貫耳,遊騎和狼騎之威,亦是名傳天下,不知兩位將軍從汝南飛馳至汝陰需要多長時間?”
樊武見郭嘉給他帶了高帽,也不好在擺著臉,客氣道:“五天。”
張遼也回答道:“六天。”
張遼的狼騎都以幷州戰馬為主,而樊武的遊騎卻是從呂布手上繳來的西涼戰馬。幷州戰馬在短距離的速度,要勝於西涼戰馬,但是長途奔襲卻不如西涼戰馬有那麼優良的體力。因此,要晚上一天。
郭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正如樊將軍所言,我軍不可能前去穎上,攻打橋蕤。因此,對方的首領防備必然鬆懈。袁術軍現在自以為兵馬眾多,氣勢銳不可當,根本沒把我們這點守兵放在眼中,這是兵書說的‘驕兵必敗’的徵兆。
如果我們現在趁橋蕤遠來,處於疲憊,立足未穩之際,先用狼騎襲擊他的部隊,在以遊騎攻擊橋蕤後方,拿下穎上。隨即在穎上城內設伏兵,必然可大獲全勝。只要兩位將軍可以在十二日內趕回,即可無恙。”
“可是,合肥太守紀靈只需十日就可趕到汝南。到時”張遼覺得郭嘉的辦法很好,但是還是有一處弊端。郭嘉依舊自信十足,全盤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