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平調,也由他所選擇。在歸途,他已唱熟,而且也錄了副本。

現在,李白親手寫在金花箋上的詩,放在皇帝的案上。

於是,李龜年捧著檀板入場,有四名男歌者和四名女歌者分站兩邊,他們將疊和每首歌的最後一句。

於是,在平和的弦吹樂聲中,李龜年唱出: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詩很輕靈,歌又高超,皇帝為此而盡一杯酒,雖出“名花傾國兩相歡”一句,大笑著命李龜年再唱,他吹玉笛為之按拍,楊玉環則以象牙筷子擊玉杯為應。

這是歡樂的時日,沉香亭畔樂不絕,雖然只有他們兩人為主,但繁華陪襯著,兩個人行樂也一樣興奮,他們醉了。他們流連著光景而不忍散。

在燈光熱力烘焙中的花,未開的,開茁了,盛開著的,有些已趨萎謝了。

高力士終於來了,勸請半醉的皇帝和太真妃歸寢——除了高力士之外,宮中沒有人能勸得動皇帝的。

(附按:唐代稍後時人和宋朝的樂史說清平調三首,李白以趙飛燕比楊妃,高力士譖之,楊貴妃從此大恨李白。這是靠不住的。初唐及盛唐時,趙飛燕為地位高的美人的代表,趙飛燕是正式的皇后,楊玉環於李白在長安時,尚無名義。李白在第一首詩中似為點出她女道士身份(群玉山頭和瑤臺都是道教的仙境),第二首似乎是建議皇帝立她為後,如趙飛燕然,因為趙飛燕入漢宮之初,也是沒有名位的。楊玉環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