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和你說了,你抓緊把東西分著裝好,再放些清水,死了就白瞎了。”
看著明北和明西緊著收拾,蓁蓁和李老太打了聲招呼:“奶,我先走了,估計我公公婆婆這會兒該醒了,我們還得去老宅呢。”
“去吧去吧。”李老太笑眯眯地說:“替我和俊傑他奶奶問好,順便幫我問問她啥時候領著你大娘來咱家打麻將。”
凌秀藍自打和蓁蓁決定合夥開美容院以後,固定的牌搭子就三缺一了。凌秀藍的大嫂常樂晴正愁自己婆婆每天不著家呢,結果老太太轉眼把她也給拽去了。婆媳兩個上午跟李老太、王素芬打牌,中午一起吃了飯以後倆人回凌秀藍給老太太準備的屋子歇上一覺,下午起來再唱會戲,早出晚歸的比郗市長上班還忙。
蓁蓁聽李老太還惦記著打麻將的事,不禁一臉黑線:“這大冷天的坐沙發上看看電視多好,打麻將一坐倆小時腰不酸啊?”
“你懂啥?”李老太振振有詞地說:“你太婆婆說打麻將對腦子好,活到一百也不糊塗。”李老太說著話視線就落到桶裡的石斑魚上:“這吃魚也好,晚上蒸兩條,多吃魚老了也不糊塗。”
蓁蓁笑著搖了搖頭,和家裡人打了招呼匆匆忙忙地又回了隔壁,郗俊傑已經起來了,蓁蓁洗了手和臉又換了身衣裳,等小兩口收拾好去老宅的行李箱,凌秀藍也過來喊人了。
一家人拎著箱子往外走,到大門口的時候看到那裡擺著整整齊齊的五個木頭箱子都有些發懵,不等凌秀藍問,蓁蓁就笑著說道:“生意夥伴送的海鮮。”
蓁蓁的生意現在做的很大,聽郗長山說今年傢俱廠已經成為帝都所有企業裡繳稅最多的廠子了。而傢俱廠原有的廠房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了,蓁蓁又在京郊申請了很大一塊地,準備過了年就蓋新廠房,這樣一個能耐的人有人過年大老遠送海鮮並不稀奇。
一家四口開車到了老宅,郗老太太正和一群孫子孫女說話呢,看到郗俊傑和蓁蓁來了就笑了:“你們來了?外面冷不冷?蓁蓁,你來前你奶奶說啥沒?”
蓁蓁笑著說道:“我奶奶讓我替她問好,順便讓我打聽下您過了年啥時候去打麻將。”
郗老太太立馬高興了:“出了十五就去。”
雖然不到過年,但是一家人也聚齊了,更別說蓁蓁帶來那麼多新鮮的海鮮,這在嚴冷的冬日可是十分難得的美味。
郗俊傑雖然是郗家手藝最好的那個人,但郗家人並沒有覺得過年做飯就必須是郗俊傑的事,除了郗老爺子和郗長山幾個在書房喝茶,其他人都都擠在熱熱乎乎的廚房裡,有收拾海鮮的有洗菜的,每個人都得做一道自己的拿手菜,然後請郗老太太嚐嚐拿道菜做得好。
蓁蓁帶來的海鮮,這麼一大家子人也夠吃好幾頓的,有手藝不太好的就搶著去煮蝦、蒸蟹,反正是最新鮮的,原汁原味最好吃。
熱熱鬧鬧的年過完,凌秀藍、孫仁德、王新志帶著各自選出來的人一起離開了華國。傢俱廠由孫仁德的副手臨時主持工作,這人是孫仁德和王新志聯手推舉上來的,能力很強、考慮問題也很周全,孫仁德離開他完全能把廠子撐起來,並不需要蓁蓁操心太多。
至於服裝廠這邊由司亞任主持工作,他除了對市場的敏銳度不行,其他的都沒啥話說。蓁蓁擔心他又去生產什麼賣不出去的古董衣服,乾脆自己親自設計幾款春季新款的衣服讓他先帶著工人生產。
這兩個廠子都是機構完善的企業,少幾個人短時間不會影響企業正常運轉。而相比之下美容院就讓蓁蓁操心多了。美容院光參加培訓的美容師就有三十人,這些人並不可能都帶出國參加培訓,因此凌秀藍在前期的培訓中優中選優,一共選了六個人出國去法國最頂級的美容院參觀學習,以及到裝置廠學習相關美容裝置的使用方法,未來這些人不僅是美容院的高階美容師也是最容易升到管理層的人員。
好的員工都帶走了,剩下的就沒人拘束了。為了防止人員流失,這三十個人都是簽了長期合同的,既然照常發著工資,那蓁蓁就不可能讓她們鬆懈的把前一段時間學的東西忘掉。蓁蓁把人帶回到美容院,除了日常的環境清理以外,也讓她們熟悉下環境,彼此在對方臉上學到的東西。
記者身份的優勢在這時候顯現出來了,按照蓁蓁的資歷肯定是跟不了國家大事這樣的新聞,她主要是跑跑社會經濟、民生這方面的,這種稿子因為要採訪的地方多,時效性又不是特別強,因此一般鬱守敬都給蓁蓁三五天或者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完成採訪和出稿的任務。
蓁蓁除了正常工作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