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摸著手下宣軟的襖子,不有讚道。自己織的細棉布,費了大功夫特別織的細細密密的,小孩子穿著最舒服。
“你姑就是說,難得你喜歡家裡自己織的細棉布給孩子用,特別給你織了幾匹,家裡現在地裡的活都不怎麼用她操心,紅星紅旗把日子過起來,不指望著地裡那點兒收成,她明年會多種點兒棉花,沒事的時候,再給你織了些!”沈根深樂呵呵說道。
家裡有電話,可以直接打到大隊上,他們和家裡時不時聯絡著,知道孩子們的生活都越過越好,特別是那看著不顯眼的收糧,但是擱不住細水長流,天天都有進賬,玉米麥子大米高粱收糧的範圍還挺光的,一個月弄好了都是幾千塊小一萬的收入,幾家平分到過年歇班,一家都有了萬把塊錢的進賬,而且,明年他們在縣城設立的收糧點兒弄好了,收入只會更高。這在之前,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家裡的日子過得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妹子心裡頭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才好!知道文娟又有了孩子,可是讓她有了用武之地。若不是這邊什麼親家母一直都在,她都恨不得過來親自照顧文娟。
“就一個小人家家的,哪用得著那麼多的布料,姑太費心了!”文娟肚子裡的小傢伙已經兩個月了,雖然還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但是已經可以確定,這一胎就只有一個小東西。
“沒事,沒事,你姑的一份心意!”他妹子的性子他知道,不讓她表達出來,一直惦念著,到是讓她過意不去了。
知道老人家的那份心,文娟也就道:“回頭我給姑打個電話,讓她別累著了!”家裡寄過來七零八碎的東西,著實不少,一家人忙活著整了好一會兒,才規整齊全,安頓妥當。
文娟回屋算了算,不止老家今年收穫滿滿,她們家今年也緊張不少,古德酒的分紅,南來北往的分紅,還有沈茂林和沈二牛兄弟倆那邊沈氏服裝廠的分紅,三樣累加起來,她的小金庫也快有了小百萬的身家了呢。她和鄧重樓研究的中成藥品已經有了突破,並且經過臨床試驗,透過了藥監檢測的門檻,秦飛揚年尾已經正在洽談藥廠投入生產的事情,到了明年推廣開來就又是一門進項,這收穫滿滿,家庭和樂,日子也就越過越歡實了。
不過,對於文娟來說,這些外物只是生活的保障,生活的保障充足了,她很歡喜,但是最讓她歡喜的,顯然是肚子裡這個安靜體貼的小人家。明年是猴年,她正好是一個趕上明年八月出生的小猴娃娃。
文娟房價,也就差不多到了年節地下,今年讓楊母感嘆的是,終於不再愁過年買不到東西,提前訂的雞鴨魚肉鵝蝦牛羊都是新鮮的拿到手,還不用在供銷社排隊也不一定買到,或者偷偷摸摸多加錢才能拿到。
是的,文娟去年多年前拿年貨的事情,東窗事發了。以楊母的生活經驗,當時就已經心裡有些嘀咕,只是剛來京城不瞭解,她也就只能信了文娟的馬虎眼。但是,在大菜場週轉的久了,和幾家長菜肉的攤主熟悉了,就不免多聽了些之前人家起家的老黃曆,哪能還不明白,去年文娟能拿到那麼多的東西,肯定是沒少花錢。
不過,事兒孩子做都做了,楊母只能埋怨一聲文娟有了就亂花錢,也就不了了之。孩子自己有能力賺錢,享受點兒生活,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去年他們著實過了個好年。
今年的年貨,楊母就沒讓文娟插手,直接就在菜市場上,和相熟又厚道的那幾家,提前打了招呼定下來。到了小年後,陸陸續續送過來一部分,沈衛國幫忙取回來,楊母直接在院子裡靠牆的位置背陰的地方,搭了架子,那些雞鴨魚肉掛在那裡控著血水,陸陸續續的也一樣樣忙活出來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幼兒園
原本楊母想要自己忙活,讓楊厚朴和沈根深搭把手燒火撈炸貨就行了,不想讓文娟上前,怕她聞到油腥味反胃。反正肉什麼的,衛國在家的時候就幫他們該剁的剁好了,他們也不過是攪攪拌拌,下油鍋炸炸。
還是後來見文娟真得對這些炸貨沒有任何反胃的狀況,甚至,看見這些東西,還止不住的嘴饞,想吃這吃那,楊母才放下心來,讓文娟幫著撈一撈炸貨,讓那倆老兄弟,一邊看著兩個活蹦亂跳,沒點兒老實,還想湊熱鬧的倆小兄弟,一邊幫忙添著火。
“這孩子倒是乖覺,半點兒也沒鬧騰呢!”楊母笑著讚道,她手下不住的往熱油鍋裡下著拌了雞蛋澱粉麵粉攪拌均勻地肉片,等到他們從油鍋裡浮上來,就是一團團酥肉了,看著文娟眼饞的拿了塊控過油的酥肉送進嘴裡,吃得正香,不由搖頭笑道:“估計是個好口福的小妞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