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認為,司徒刑此舉有失穩妥,理應受罰!”
“哦!”
乾帝盤看著站出的那人,眼睛中不由的流露出一絲驚訝,但是他的的身體前還是傾,一臉的傾聽之色。
“馮翰林!”
幾位耄耋老臣看著最先站出的那人,眼睛中不由的流露出驚訝之色,他們本以為,今日最先會對司徒刑表達不滿的,定然是會是以成郡王為首的功勳階級。
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
第一個出來抨擊司徒刑的,竟然是儒家的翰林!
這個事情就值得玩味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乾帝盤的眼睛中才會流露出一絲驚訝。
“聖人曾說,君不與民奪利!”
“但是,司徒刑制定的《青苗法》就是再與民奪利!”
“與聖人教誨不符,故而,臣認為此法欠妥!”
馮翰林環顧四周之後,將手中的玉笏高舉,頭顱低垂,大聲的說道。
“沒錯!”
“馮大人說的沒有錯!”
“《青苗法》乃是與民奪利之舉,不符合聖人教訓,而且民間已有不滿。”
“施之日久,恐生變故!”
“還請陛下明察!”
“這個《青苗法》乃是禍國殃民之法,還請陛下聖裁!”
一個又一個大臣從朝班中走出,他們都高舉手中的玉笏。頭顱低垂,朗聲說道。
“還請陛下聖裁!”
“還請陛下聖裁!”
一個,兩個,三個,十個。。。二十多個大臣互相交換眼神之後,一起走出朝班。
他們有的是保皇黨,是乾帝盤的肱骨之臣。
他們有的是太子黨,整日為太子儲君位置搖旗吶喊。
他們有的是藩王黨,整日抨擊朝政,抨擊儲君,試圖讓乾帝盤改變心意,另立儲君。
他們中更有著清流。。。。
雖然他們身份各異。
有著不同的政見。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那就是豪族,地主出身。
司徒刑的《青苗法》,可以提高國庫的收益,可以拯救黎民,但是卻會傷害豪族和地主階級的利益。
而且司徒刑的《青苗法》現在雖然只是在知北縣試行,但是如果試點成功,必定會被乾帝盤大規模推廣。
到那時,他們的家族必定會受到重挫。
所以,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這些人一定要阻止。必定不能司徒刑成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拋棄了以前的政見之爭,合攏在一起,好似洪流一般共同討伐司徒刑。
他們雖然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卻將自己的態度表達的清清楚楚。
那就是反對司徒刑!
反對《青苗法!》
“這?”
“這?”
“這?”
高坐在百官之首的太子承泰一臉震驚的看著下方。
越來越多的大臣站了出來,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聲音,最令他感到震驚的是,他竟然在其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太子黨!”
“沒錯!”
“裡面的確有很多人都是太子黨。”
但是讓他感到震驚,也感到一絲恐懼的是,這些人竟然在沒和他打招呼的情況下站了出來,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
而是非常多。
不光是他感到震驚,其他朝臣何嘗不是如此?
什麼時候,太子黨,保皇黨,藩王黨,儒家的人這麼團結了?
他們不是勢如水火麼?
今日怎麼如此的齊心?
端坐在九龍寶座之上,面色淡然,眼睛中更彷彿有日月起伏,江山社稷的乾帝盤,眼睛不由微微的收縮,這麼多朝臣站出來明確反對,並且試圖藉助人數優勢向他施壓。
這是出乎乾帝盤預料之外的。
不過他的心中並沒有任何的擔憂,反而有著一種淡淡的興奮。
朝臣越是反對,越說明《青苗法》的重要,越發的說明,這個法案對國家有利。
想到這裡,乾帝盤的眼睛落在那些沒有站出反對的朝臣身上,笑著問道:
“李愛卿,你有何想法,但說無妨,朕赦爾等無罪,暢所欲言!”
“諾!”
被點名的戶部尚書李光地眼睛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