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擴大間接或直接地影響到了皇帝的權力。為了排擠這一特權階級、加強皇權,從隋朝開始,皇帝實行了以科舉考試的辦法來選拔任用官吏的嘗試。這種方法的確起到過一定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可以忽略不計。士族制度依舊存在,他們把持著一個朝代最重要的部門,也提攜著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人才”。
**********************
閱讀‘何木風’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來龍去脈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們為什麼沒能成為皇帝 。 想看書來
白馬之禍(2)
這些人自詡門第高貴,是清流,對出身卑微者則蔑視為濁流。這樣一來,雖然有的人具備卓越才能,但因為出身門第不高,只好久居人下,從而使一般知識分子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自然,他們對所謂“清流”的高階官僚的憎恨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事實上,我們從隋唐的歷史來看,如果不是士族階層不怕死似的排斥著一般知識分子,他們的終點肯定不是在黃河。整個隋唐時代,他們的確為中國的官方文化創造了一般知識分子不可以也不可能創造的價值。自有中國以來,“文化”一詞就是上等知識分子的事情。他們壟斷著知識界——讓一般知識分子在門外長嘆與憤恨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們錯誤地把這種壟斷延伸到了權力上來,那就是末日了。
唐朝末年,殺進長安的黃巢就是一名怎麼也考不中舉人的書生。從此人後來的所作所為看,他考不中並不是清流人士搞的鬼,問題出在他自己身上。
和他一樣,許多出身一般的知識分子都把自己的能力忽略不計,而在士族特權階層的客觀問題上尋找原因。
如他們所願,他們找到了。
李振、張策就是這樣的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