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戰沒等多久便收到了多爾袞的回信。
多爾袞在信中說了四件事情:
第一,同意以優質戰馬換取糧食。
具體交易額為用一千匹戰馬交換三百萬斤糧食。
第二,同意以優質戰馬換取土豆種子。
具體交易額為用一千匹戰馬交換十萬斤土豆種子。
第三,同意與沈戰合夥成立搶劫公司。
多爾袞表示回去後會立刻督促朝鮮人造船。
同時讓沈戰提供大炮的具體引數,以便在戰船上事先留出炮位。
另外多爾袞建議明年開春立刻去搶了那日本島,問沈戰有沒有問題。
第四,同意跟沈戰做生意。
為了對標【長平商號】,多爾袞表示他回去後會成立一個【大清商號】。
以後滿清與明朝之間的物資交換就透過這兩家商號來進行。
同時多爾袞還表示只要沈戰能讓他順利把銀子花出去。
那麼他不介意賣給沈戰一些戰馬,挽馬,馱馬,牛羊駱駝什麼的。
“噗嗤!”沈戰笑了。
你看看,這玩政治的變通起來就是容易。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要利益給足,即使是野蠻兇殘的建奴他也能照著沈戰的話去辦事。
好吧,關鍵還是沈戰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
一切談判的大前提都是拳頭足夠硬。
很快,通州城北門外出現了一番奇景。
大明這邊源源不斷地向清軍大營運送糧食。
而清軍則主動給明軍送來了一千匹最優質的戰馬。
李巖和宋獻策兩位軍師。
高文采,李友,謝軍友,張鼐四位營長。
錦衣衛的高官們湊在城頭看熱鬧。
幾人都有一種超級不真實的感覺。
宋獻策無限感慨地說道:
“唉,大都督真神人也!
現在建奴缺糧竟然不出去搶了。
反而拿最好的戰馬跟我軍交換。
這真是顛覆了宋某的三觀!”
李巖最是理解沈戰的想法,他懂得沈戰的無奈。
“大都督何嘗不想一舉滅了眼前的建奴。
奈何我大明四處漏風。
若大都督不能抽身去管一管南方。
恐怕兩路平南大軍都會全軍覆沒!”
“艹,媽了個巴子的!”幾位帶兵的營長邊捶著城牆邊咒罵。
他們真心想和建奴拼命,奈何大勢不允許。
覆滅一個政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麼複雜的課題還是讓大都督和謀士們去操心吧。
半天之後,宋獻策前來跟沈戰彙報交易的情況。
“稟大都督,建奴共分兩次將兩千匹戰馬送入城中。
我軍已對戰馬質量仔細查驗。
這些確是一等一的好馬,建奴沒有耍手段!”
“算他多爾袞識相!”沈戰撇著嘴說道。
“將庫房裡的十萬斤土豆種子給多爾袞送過去吧!”
“喏!”
宋獻策走後,沈戰開始給崇禎皇帝寫戰報。
公然跟建奴做交易,不把這裡面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是不行的。
否則以崇禎的猜忌之心,估計他沈戰的下場不會比袁崇煥好上多少。
問:歷史上的袁崇煥真的與滿清議和了嗎?
答:很多人猜測真的議和了。
袁崇煥為什麼要議和呢?
因為他有自己的考量。
大明外抗建奴,內剿流賊,國力根本無法支撐。
袁崇煥的思路是以議和的名義拖上建奴三五年。
這可以讓朝廷有足夠的精力平息內亂。
奈何崇禎沒有袁崇煥那樣的戰略眼光。
皇太極一個小小的反間計。
大明的文官集團立馬黑袁崇煥通敵叛國。
崇禎本來對武將的信任度就低得可憐。
於是毫不猶豫地把袁崇煥給颳了,颳了三千多刀。
袁崇煥辛辛苦苦為崇禎打造了寧錦防線。
崇禎就是這麼報答他的。
簡單總結袁崇煥的死因就是:
崇禎的多疑和輕率!
沈戰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必須接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