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星耀全球,夢想昇華

成奇勳和曹尚佑站在新加坡濱海灣畔,望著那片燈火輝煌的夜景,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全球性文創活動的成功舉辦,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文創交流中心的決心。回到國內後,他們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這項充滿挑戰的工作中。

首先面臨的難題便是選址。他們希望交流中心能分佈在全球不同的文化中心城市,既能輻射周邊地區,又能充分吸收當地的文化養分。經過多輪考察和研究,他們初步選定了紐約、巴黎、東京、悉尼等城市作為首批文創交流中心的落腳點。然而,在進一步的調研中,他們發現每個城市都有各自複雜的情況。

在紐約,高昂的租金和繁瑣的商業法規讓他們望而卻步。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前往紐約,與當地的商業地產中介和律師進行溝通。中介帶著他們看了幾處合適的場地,每一處的租金都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算。律師也詳細介紹了紐約商業運營的各項法規,從消防標準到環保要求,再到勞工法,每一項都需要他們仔細研究和遵守。曹尚佑皺著眉頭說:“這成本太高了,而且法規這麼複雜,我們得想辦法找到一個平衡點。”

為了解決租金問題,成奇勳和曹尚佑四處打聽,終於瞭解到紐約有一些公益性質的商業扶持專案,專門為一些有社會意義的專案提供場地優惠。他們立刻準備相關資料,向這些專案提交申請。在申請材料中,他們詳細闡述了殘障兒童文創事業的意義和影響力,以及在紐約建立文創交流中心對當地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經過漫長的等待和多輪稽核,他們終於成功申請到了一處租金相對合理的場地。

解決了紐約的問題,在巴黎的選址又出現了新的狀況。巴黎的文化氛圍濃厚,但當地居民對文化空間的審美和功能要求極高。他們看中的一處場地,周圍的居民擔心文創交流中心會破壞街區的原有風貌和寧靜。成奇勳和曹尚佑得知後,親自拜訪了當地的社群委員會和一些居民代表。在交流會上,成奇勳展示了文創交流中心的設計方案和運營規劃,詳細介紹了中心將如何融入當地文化,為社群帶來積極影響。他說:“我們的文創交流中心不僅是一個展示殘障兒童作品的地方,更是一個促進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平臺,我們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邀請社群居民共同參與,讓這裡成為街區文化的新亮點。” 居民們被他們的誠意和理念所打動,最終消除了顧慮。

選址問題解決後,運營模式的確定又成為了關鍵。他們希望文創交流中心既能展示殘障兒童的文創作品,又能成為一個文化交流、培訓和創作的基地。為此,他們邀請了全球各地的文創專家、教育學者和商業運營者,共同商討運營模式。在一次線上研討會上,來自倫敦的文創專家提出:“可以設定作品展示區、創作工作室、培訓教室和文化活動廳等功能區域,同時引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讓全球的觀眾都能透過網路參與到中心的活動中來。”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在人員招聘和培訓方面,他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由於文創交流中心需要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創專業知識和愛心的工作人員,符合條件的人才並不多。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在全球範圍內釋出招聘資訊,同時與各大高校和專業機構合作,開展人才定向培養計劃。在招聘過程中,他們親自參與面試,選拔那些真正熱愛殘障兒童文創事業的人才。

新入職的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文化背景和工作習慣差異很大。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協作,成奇勳和曹尚佑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崗前培訓。培訓地點選在國內的生產基地,讓新員工們首先了解殘障兒童文創事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在培訓中,他們邀請了曾經的殘障兒童員工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讓新員工們深刻感受到這份事業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還安排了跨文化交流、文創產品設計與推廣等專業課程,提升員工們的業務能力。

隨著各項籌備工作的逐步推進,紐約的文創交流中心率先建成並投入使用。開業當天,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前往紐約參加開業儀式。現場佈置得充滿藝術氛圍,殘障兒童的文創作品在展示區熠熠生輝。紐約當地的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員和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前來祝賀。一位紐約的文化評論家在參觀完交流中心後,感慨地說:“這是一個充滿愛與創造力的地方,殘障兒童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也讓我們對文化的多元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紐約文創交流中心的成功運營,為其他城市的交流中心樹立了榜樣。隨後,巴黎、東京、悉尼等地的文創交流中心也陸續開業。這些交流中心成為了殘障兒童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