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奇勳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藝術學院的屋頂,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望著平臺上孩子們充滿活力的身影,心中滿是欣慰。然而,他們深知,在殘障兒童就業這條道路上,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前方依舊荊棘叢生。
隨著與企業合作的不斷深入,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儘管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為殘障兒童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但社會上仍存在一些觀念偏見。在一次殘障兒童就業成果展上,一位前來參觀的企業代表小聲嘀咕:“這些孩子雖然努力,但畢竟身體有缺陷,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真的能站穩腳跟嗎?” 這話正巧被路過的成奇勳聽到,他心中一緊,意識到改變社會觀念的任務依然艱鉅。
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加大宣傳力度,透過各種渠道展示殘障兒童在職場中的優秀表現。他們製作了一系列宣傳紀錄片,記錄了像張偉這樣的殘障兒童從實習到逐漸適應工作的全過程。在紀錄片中,張偉熟練地修剪著綠植,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說:“曾經我以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但現在我發現,只要努力,我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些紀錄片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和公益組織的活動中播放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觀眾被殘障兒童的堅韌和努力所打動,開始重新審視對他們的看法。一位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看了這些紀錄片,我才明白,殘障兒童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援和鼓勵。”
然而,僅僅靠宣傳還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在與一些小型企業洽談合作時,成奇勳和曹尚佑發現,部分企業對殘障兒童就業存在顧慮,不僅僅是因為觀念問題,還有政策方面的限制。這些小型企業表示,雖然願意為殘障兒童提供工作崗位,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和補貼申請流程複雜,讓他們望而卻步。
成奇勳和曹尚佑意識到,要想真正為殘障兒童開闢更廣闊的就業道路,必須從政策層面入手。他們組織團隊收集了大量關於殘障兒童就業的案例和資料,聯合一些公益組織和行業協會,向政府部門提交了一份詳細的政策建議報告。報告中指出,簡化殘障兒童就業相關的政策申請流程,加大對僱傭殘障兒童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不僅能幫助殘障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也能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經濟效益。
為了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參與了多場政策研討會議。在一次會議上,成奇勳激動地說:“我們不能讓繁瑣的政策成為殘障兒童就業的阻礙。每一個殘障兒童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他們渴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我們應該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 曹尚佑也補充道:“企業僱傭殘障兒童,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也能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進來。”
經過多次努力,他們的建議終於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相關部門開始對殘障兒童就業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和最佳化,簡化了稅收優惠政策和補貼的申請流程,並加大了對僱傭殘障兒童企業的扶持力度。
隨著政策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與平臺聯絡,希望為殘障兒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在一次大型企業招聘會上,成奇勳和曹尚佑帶著一群殘障兒童參加。孩子們穿著整齊的服裝,雖然臉上帶著一絲緊張,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在招聘會現場,一位面試官對一位聽力障礙的女孩小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麗雖然聽力受限,但她透過長期的學習和訓練,熟練掌握了手語翻譯技能,並且對文書處理工作有著出色的能力。面試官透過手語翻譯與小麗交流後,對她的專業素養和積極態度讚不絕口,當場決定錄用她。
小麗激動得熱淚盈眶,她用手語表達著自己的感激:“謝謝你們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的。” 成奇勳和曹尚佑看著小麗,心中滿是欣慰,他們知道,小麗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殘障兒童像她一樣,走向職場,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幫助殘障兒童就業的過程中,成奇勳和曹尚佑也沒有忘記對他們的職業發展進行跟蹤和指導。他們建立了一個殘障兒童就業服務中心,為已經就業的殘障兒童提供心理諮詢、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職場人際關係輔導等服務。
在一次職場人際關係輔導課程上,一位在企業工作的殘障兒童小李傾訴了自己的煩惱:“我感覺和同事們溝通有些困難,他們有時候不太理解我,我很害怕自己會被孤立。” 就業服務中心的心理諮詢師耐心地傾聽著小李的煩惱,然後為他提供了一些溝通技巧和融入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