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今姑從之,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這個在德不險,引起更大的爭議。若是歷史不改變的話,會有很多人想起這番話,反思若真聽從了趙匡胤的話,將都城遷到長安會是如何?但有幾人認真的想過,女真兵臨城下時,宋朝當真沒有生機?如果不是宋欽宗,宋朝當時甚至有機會將金人軍隊大部滅於東京城下,甚至第一次東京保衛戰中,不聽張邦彥的話。將六十萬兩黃金,一千三百萬兩銀子送到女真人手中,而是送給各地趕援的二十萬宋軍當中激勵士氣,六萬金兵必滅!
但事實呢,宋欽宗那些做法,即便撤到長安又有何用?說句難聽的話,他還不及趙構。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天子御國門的明朝,北京城多次面臨危機。有沒有失守?北京城不是在明朝手上失去的,而是在李自成手中失去了,李自成才是真正的千古罪人!
因此遷不遷都對宋朝的命運並沒有多大意義。
真正意義乃是遷都對趙匡義命運的轉變。
正是考慮到意義不大,趙匡胤有些心虛。才解釋依山河之險什麼的,他解釋了,也就心虛了。趙匡義隨之而上,說了一句在德而不在險。遷都是何等大事。唐朝在武則天手中將洛陽做為真正的首都,那是改了國號的。現在猛然遷都,會花費多少錢帛?
大哥,你為了打壓我,至於要如此嗎?我又哪裡做錯了?
並且趙匡胤也害怕將這個弟弟逼急了,如今趙匡義尾大不掉,一旦二弟鬧將起來,堅持不遷都,又與李建成李元吉性質不同,自己殺是不能殺,打是不能打,那麼國家會帶來多大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