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宇宙飛船“探路者”到達火星,至少需要3年時間。
暫且不說火星是否適應人類的生存,要讓地球人拖家帶口地乘坐“探路者”宇宙飛船移民火星,這在近代世紀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簡直就是聽一部天書,欣賞一劇“天方夜譚”。
或許,千百年後的某一天,人類飛船的速度可以大大提升到超越今天的飛船,並可以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尋覓到可為人類居住的另一個太陽系的星球……
即使在那樣的特例下,人類如何克服生命的生理極限,在遙遠的宇宙重建家園?
毫無疑問,人類要真正認識和開發太空,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人類的願望一直是美好的,但是夢醒之前,地球終結自身的危機也許就在眼前。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東西融合呼喚馬克思的復活
在高科技作為幕後推手的現代危機中,每每關鍵時刻,卡爾?*的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便奇妙地在西方主要媒體上頻頻出現。
眾所周知,理想態的英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崇尚自由競爭,拒絕政府操縱,但在實踐中,完美地絕緣於政府的干預幾乎難以成行。
從羅斯福新政時期就已經有政府大規模干預的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施的“馬歇爾計劃”即歐洲復興計劃,還有日本政府積極主導經濟發展,都是政府大規模計劃、引導和介入的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具體實踐。
在危機四伏的現代社會,這樣的實踐困擾著無數希望明晰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現時奧妙的思想者、行動者以及探索者。
時過境遷,經濟全球化席捲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國家邊界的概念已經模糊不清,時空的跨越立體性地改變了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之間的對峙態勢。
西方社會,在不斷沉澱資本主義精華的同時,與昔日的“敵手”社會主義結成了難以分割的戰略伙伴關係,除了多黨制的政治體制和相應結構,其實幾乎都一樣。社會主義,也早已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精挑細選地充分享用資本主義的豐碩成果。
兩個主義就像一個大家庭中各個不同身份和地位的成員,表面上爭鬥的死去活來,實質上血肉相邊,在關鍵時還是同舟共濟。
意識形態上水火不相容的兩大陣營,在21世紀初葉的經濟危機中走得越來越近。
例如,美國和中國兩個各自代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大國和強國,在越演越烈的現代危機中,越來越注重“和為貴”的重要,越來越感受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風險,越來越追求實際利益和整體實力的至高無上。
請記住,所有人類社會的危機均原生性地起源於供需結構的失衡和錯位,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高度發達的今天,“週期性的生產過剩”引爆的所有危機,不僅是“供”大於“求”的必然產物,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執行的必然結果。
*在《資本論》中寫道:“資本主義週期性的危機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即生產的商品相對於勞動人民的有效需求說是過剩的。”
*充分闡述了勞動價值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偉大的剩餘價值論,精闢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執行規律及其內在矛盾。在此基礎上,*預言出一個“金融資本統治的世界”,尖銳地指出:“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週期性地患上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
當人類為“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後,卻駭然發現“需”的萎縮、過時,供需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落差,這時候,危機便會呈雪崩式連鎖反應,從天而降。
人口無節制的生育,產能無限制的過剩,核武器無控制的泛濫,貨幣無規律的印發…… “過剩”無所不在,嚴重地向生產方向傾斜,往往必須使用極端的辦法才能加以舒緩、截流和徹底改道。
資本主義經濟的供需關係已從“相對過剩”步入“絕對過剩”,是基於人們的消費功能特徵、社會購買力不足和資源有限造成的永久性過剩。
過剩的結果,表現在產業鏈上就是資金鍊斷裂,員工失業、產品血賣、企業倒閉,爭執四起、抗爭不斷、槍聲不絕、社會動盪。
結果,甚至不惜以戰爭的血腥方式大量消耗囤積過剩的兵器彈藥,因為只有透過戰爭作最後了斷,才是產生需求的重要手段。這樣一來,高昂的軍費開支才合理,龐大的武器庫才有用武之地,經歷戰爭洗禮和重組的世界更加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