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他在縣裡入學一個月後,自覺能應付跳級就跟老師們提起,結果很遺憾,之前從來沒有人在初中跳過級,所以學校要向上面反應過再說,不能私自做主。
這不像小學,內容較為淺顯,有些從大金跑來的人,如果確實有才聰明的話,的確能很快學會,能跳一或兩級。可初中不同,從初二開始,他們每年的暑假或寒假就要開始進行實踐活動,不是自請去遊學就是包下一塊地親自種田,或者到官衙去幫忙跑腿……總之,務必使你不要死讀書。
再加上初二開始要選擇學習一門外語,老師們不認為穆子期能很快學會。
當穆子期看到有英文、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法語等選項時,整個人都愣住了。鬱悶,這是從他們這一屆才開始出來的政策,前面沒聽說過,連教材都在印刷中。他能怎麼辦?要知道前世他最怕的就是英語了,每次考試都是英語拖後腿,勉強及格,要不然他肯定能考去更好的重點大學。
至於其他語種?很抱歉,他從來沒有學過。
穆子期預感到,整個初中生涯,他可能花費精力最多的就是英語了。唉,要不是大夏的大船四處跑去經商,夷州島那邊的外國人士日益增多,估摸著他們還不用學呢。
當然,按照官方的說法是,學會別國的語言,不單方便交流,還方便把別人家好的東西翻譯過來,保證原汁原味。
總而言之,雖然現在結果沒有出來,但穆子期已經預感到自己的跳級申請是不會透過的。轉念一想,真跳級的話,他的時間會非常緊張,老師們還要單獨為他一個人制定學習計劃。再想到他在班裡交到的朋友,他覺得放慢腳步,按部就班一級一級往上讀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樣一來,他認為請假一天也是可行的。
老葉氏一向犟不過他,自然對他無可奈何。
在種完大蒜後,穆子期發現自家這六畝水田不用再煩惱該種什麼了,除了中途澆水施肥,如果長得好的話,再收穫一兩次蒜薹,剩下的蒜頭就等到明年三月。
這下子,他們就把心思放在荔枝地裡的空地上,在那裡種滿了時令蔬菜,指望著年底賣給醬菜坊,好歹也是一筆收入。
而穆子期,沒有了跳級的壓力,他覺得時間寬鬆些,就繼續在縣裡尋找合適的店鋪。最終,在九月底,他有了好訊息。
說來也是巧合,他們看中的地方恰好是先前他們逛街吃餃子的店鋪,那家的店主因為兒子高中畢業留在府城,又進入官府工作,前不久兒媳有了身孕,店主夫妻就應兒子的要求,打算關掉店鋪移居到府城。
班裡玩得好的同學大都知道穆子期在尋找店鋪,所以店主的訊息一出,他家親戚,也就是穆子期的同學立馬把這個訊息告訴他。
在親自去看過,穆子期又把老葉氏叫來看過後,大家總算是滿意了,為免夜長夢多,立即和店主簽訂租賃協議。
第54章 開店準備
簽訂協議後; 穆子期和老葉氏心下稍松,店主也頗為高興; 畢竟不用折騰那麼久,馬上就可以收拾行李到府城。
“咱們榕樹街的街坊鄰居大都是好相處的; 不是我自誇; 你走遍整個縣城都很難找到像我家店鋪這麼物美價廉的地方。”店主姓張,也是本店的房東; 年約四十歲,臉上的笑容很是和善; “我一聽是銘銘的同窗心裡就同意大半,現在一瞧見你們,提著的心更是落地了,這家店我開了幾年; 不想賣出去; 就想找戶能愛惜房屋的人家。”
不等穆家人回答,他就看向穆子期; 眼眉都泛著笑意,“老太太,你家孫子讀書那麼好,以後會有大出息; 到時你就能享福了。”
他家兒子就是讀書好,現在高中畢業了,就算考不上大學,想進官衙還是比較容易的; 哪裡都搶著要,所以他對讀書好的穆子期很有好感,要的租金也不高,反正他們家不缺這點錢,就當結個善緣。
老葉氏呵呵一笑,這話可說到她心坎裡了:“有沒有出息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平平安安。”
“是啊,我和孩子他娘也是這般想的。”張姓房東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語言,又說起自己兒子之前讀書的刻苦,還有他們從南洋掙錢回到家鄉的不容易。
穆子期見老葉氏他們說得開心,自己就在店鋪裡又轉了一圈。
這家店鋪的地理位置一般,沒有坐落在人流量大的街道上,而是在居民區裡,唯一的好處是離大集並不遠,只隔有兩條街的距離。大概是災後和戰後重建,整個平安縣的街道都非常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