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貧僧哪裡敢糊弄陛下,陛下此言又從何說起?”
寶象國國王聽此,冷哼一聲道:“哼寡人曾聽人說起西去之路艱難險阻,妖魔鬼怪無數,長老要無些本事又怎能到達?如此不是欺瞞寡人又是作何?”
聽了寶象國國王之言,唐三藏才知其為何發怒,便開口答道:“陛下誤會了,貧僧自己無法力降妖,這卻是實情。可貧僧西去卻有三個徒弟相隨,他們三人個個神通廣大,故此平僧一路之上才能平安無險。”
寶象國國王聽了唐三藏之言,面色稍緩,歉然的說道:“原來如此,寡人倒是錯怪長老了。”頓了頓,又接著說道:“那不知可否請長老的三位高徒為寡人解憂,救回小女?”說罷,一臉期待的看著唐三藏。
唐三藏見寶象國國王表情,便知事不可為,於是點頭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懷,怎能看公主身入妖穴而不救。陛下放心,貧僧定讓三位徒弟竭盡所能,救回公主還朝。”
而後,唐三藏向寶象國國王告辭,回到驛館之中,將此事與孫悟空三人細述一遍。孫悟空聽得之後,當即應諾下來。他在五莊觀得知三界諸多秘聞,正想尋些高手過招,好提升自己。此時見麻煩上門,非但不曾驚慌,反而有些期待。而豬八戒、沙悟淨對此也無甚異議。於是,三人商議一番,便決定讓沙悟淨留下守護唐三藏,而孫悟空與豬八戒駕雲趕往碗子山搭救百花羞公主。
碗子山波月洞之中,黃袍怪此時正在討好百花羞公主,可惜那公主卻對黃袍怪不加理睬,黃袍怪見此,也不氣餒,繼續在百花羞公主身旁討歡。
就在這時,只見一小妖慌慌張張的跑進洞來,向黃袍怪稟報道:“大王,大事不好了洞外來了兩個相貌古怪的和尚,要咱們送什麼公主出去。”
一旁的百花羞公主聽此,眼中頓時一亮,轉頭看向那小妖,微微有些期待。
而黃袍怪聽了小妖之言,卻是眉頭緊皺,暗暗想道:“他們怎知百花羞公主在我波月洞?”心中想著,便對那小妖說道:“知道了,爾等速速點齊兵馬,隨本大王前去迎敵。”
那小妖聽此,趕忙應是,然後便退了出去,召集兵馬去了。
待那小妖離開之後,黃袍怪轉身對百花羞公主說道:“公主稍待片刻,本王去去便回。”說罷,取了兵器向外走去。
百花羞公主看著黃袍怪離去的背影,暗道:“定是父王派人前來了,可這妖怪神通廣大,不知父王的人能否應付的了。”想罷,百花羞公主擔憂不已。
再說黃袍怪取了兵器,會同一眾小妖,然後便出了波月洞。來到洞外,只見兩個和尚,一毛臉雷公嘴,一個肥頭大耳。正是孫悟空與豬八戒二人。
黃袍怪見了孫悟空、豬八戒,心中暗暗一驚,他原本是天庭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又豈會認不出孫悟空、豬八戒?見是二人,黃袍怪心中頓時一陣苦笑。這倒不是黃袍怪怕了孫悟空、豬八戒,而是黃袍怪原是西方教弟子,封神大劫時不幸隕落,上了封神榜。因此,黃袍怪與孫悟空可算得上是師兄弟,這讓他有些為難。
孫悟空見黃袍怪引著一眾小妖出來,當即大喝道:“兀那妖怪,速速將寶象國百花羞公主送出來,否則我兄弟二人定將要取你性命,燒你洞府。”
黃袍怪聽了孫悟空之言,心中更不是滋味,剛想開口表明身份,身子突然一頓。
當下,只見黃袍怪耳朵微微一動,瞬間便恢復過來,然後對孫悟空諷刺道:“弼馬溫好大的口氣本王倒想看看,你是如何打殺本王,又是如何燒掉本王之洞府。”說罷,又鄙視的看了一眼孫悟空。
孫悟空聽了黃袍怪之言,頓時狂怒不止。自打出世以來,孫悟空最感丟人的一件事便是做過天庭弼馬溫,今日黃袍怪當眾將此醜事提起,孫悟空如何不怒?大喝一聲:“妖怪看打”說罷,舉起金箍棒向黃袍怪打去。
黃袍怪見此,哈哈大笑一聲,然後也是舉起寶刀,與孫悟空戰在一起。頓時,只見這個橫理生金棒,那個斜舉蘸鋼刀。悠悠刀起明霞亮,輕輕棒架彩雲飄。兩人便在碗子山之上打到天上,你來我去、刀迎棒架各不相饒。
二人戰了五六十回合,卻是未分勝負。不過孫悟空卻已漸露疲態,要知道這黃袍怪在上封神榜之前便有大羅金仙之修為,在當時的西方教也算是個人物。而在上了封神榜之後,雖是修為難進,可卻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孫悟空此時雖也是大羅金仙修為,可其進境太猛,境界難免有些不穩,自然不是黃袍怪之對手。
一旁的豬八戒見此,趕忙便想上前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