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報告最早的 1938 年的版本沒有像《毛澤東選集》中重寫的摘錄那樣,說到共

產黨的人領導;但是它確實說到“共產黨員應該怎樣認識自己,加強自己,

團結自己,才算在民族戰爭中盡了自己最大責任”。他簡潔地把這些責任解

釋為共產黨員“應在各方面起其先鋒的與模範的作用”。①很明顯,如果國民

黨在領導中搖擺不定,它的領導地位將由那些已成為“先鋒和模範”的人所

取代。

最後,毛澤東在他的 1938 年 10 月的報告中建議應該恢復“黨內合作集

① 《論新階段》,《毛澤東集》第 6 卷,第 198 頁。

①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毛澤東集》第 6 卷,第 243—244 頁。

團”,共產黨人應該再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一建議有雙重意義,但

也模糊不清。因為他雖然預先表示向蔣介石提交全部具有雙重黨籍的共產黨

員的名單,從而滿足蔣介石在 1926 年 5 月“改組”之後定下的限制措施之一,

他還試圖說服蔣介石把國民黨改變為“民族聯盟”。這第二建議的目的是過

於明顯地要削弱 1926—1927 年曾使共產黨無法從內部操縱國民黨的列寧式

束縛。因此,蔣介石把它視為“特洛伊木馬”式的花招而加以拒絕,就不足

為奇了。②

一年稍多以後,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毛澤東的立場有了發展,從承認

國民黨必須在統一戰線內佔有“首位”,變成聲稱共產黨的領導已是既成事

實。在《新民主主義論》(1940 年 1 月)中,這一赤裸裸的要求是由產生修

辭效果的辭彙遮蓋著的;而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1939 年 12 月)

中,它卻是十分明顯的。③《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雖然主要是為黨員讀

者寫的,但它公開發售。在《<共產黨人>發刊詞》(1939 年 10)中,他甚至

沒有提出誰應該領導的問題;他僅僅假定領導權屬於共產黨人,進而討論他

們應該怎樣實行領導。

除去領導權的問題以外,還有兩個直接相關的觀點也值得在這裡討論,

毛澤東關於各個階級在革命中作用的觀點,和關於體現革命力量的政治運動

或體制的性質觀點。

從實質上看,毛澤東關於在抗日戰爭時期支援革命的階級力量的觀點是

簡明的、一貫的。他認為這些階級力量是由斯大林在 20 年代提出的四個階級

的集團組成,外加一部分“買辦資產階級”,後者依賴於某些利益與日本的

利益相沖突的①列強。可以理解,這一圈入可能的同盟者的界限,在《<共產

黨人>發刊詞》中,是劃得最緊的;而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則劃得最松。

在前者中,農民被描繪成無產階級的最“堅固的”同盟者,城市小資產階級

是“可靠的”同盟者。至於民族資產階級,它能夠在“一定的時期中,一定

的程度上”,參加“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軍閥”的鬥爭,因為它受到外國的

壓迫;但是“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治上的軟弱性”,它也會

有時“動搖變節”。資產階級或大資產階級,即使在它參加抗日統一戰線的

時候,“仍然是很反動的”,它反對無產階級政黨的發展,並最終計劃投降

敵人和分裂統一戰線。

《新民主主義論》的原始文字提出一種頗為異常的提法:全篇文章提到

三個階級的聯盟而不是四個階級的聯盟。兩者的不同是形式的不同,不是本

質的不同,但並不是沒有影響。這樣的提法是由於把農民(馬克思主義者一

直認為農民在性質上是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歸在一類,合稱小資

產階級,而不是把農民算作單獨的階級。例如,我們看到這樣的說法:在 1927

—1936 年,由於“中國資產階級轉到了……反革命營壘,革命營壘中原有的

三個階級,這時剩下了兩個,剩下了無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包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