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是個角色,立刻捧著十一孃的場
,拉了她說話:“上次我看你嫁妝裡有一個雙面繡的山水小座屏,說是你親手繡的,可是真的?”
十一娘哪裡不知道黃三奶奶的好意,笑道:“閒著無事的時候做的,看著樣子還成,就帶過來了。”
黃三奶奶嘖嘖稱奇:“可真是巧奪天工。只怕宮裡針線局的貴人們也繡不出這樣的東西來。我瞧著好
像是仙綾閣的絕學似得。可又聽說仙綾閣的針法是不外傳的,因此有些不敢確定。”
十一娘笑道:“我學的是仙綾閣的絕學,講究寫意淡雅。不比宮裡的貴人們,講究雍容華貴。黃三奶
奶抬愛了。”她先把黃三奶奶誇獎過分之詞推脫,免得有人拿這做文章,然後解釋道:“仙綾閣的絕學的確
是不外傳的。不過,傳我這門技藝的是仙綾閣的簡師傅,仙綾閣的這套針法原就得於她!只是她早年遇人不
淑,生活無著多虧有仙綾閣的人照料,無以回報,所以才把這套針法傳於仙綾閣。我跟著她學藝。自然不在
這限制之中。不過,因為仙綾閣對簡師傅的大恩,我也不便把這套針法傳於他人。”免得有人打這套針法的
主意。
大家本來都不以為然,可聽她講到仙綾閣的秘聞,個個都洗耳恭聽。就是太夫人,也是第一次聽到,
眼底不由閃過錯愕之色。
“可惜了,可惜了!”黃三奶奶聽著惋惜,“要不然,我們合夥開個綾仙閣,只怕要把仙綾閣的生意搶
光了。”
十一娘不由笑道:“說起來,這針法還是簡師傅自創的,卻到了仙綾閣才得以發揚光大。想來那仙綾
閣有今天,也不單憑著這一套針法而已。”
林大奶奶本坐在一旁不做聲,聽黃三奶奶和十一娘說的熱鬧忍不住說道:“四夫人說的有道理。仙綾
閣除了這雙面繡,真絲繡也是極有名的。經久彌新,我還沒見過比她們店裡更好的東西。” ’
十一娘就笑問道:“林大奶奶是北方人吧?”
林大奶奶不解地點頭:“我是北方人!”
“北方的人都喜歡用仙綾閣的真絲線,我們杭州府一帶的人卻喜歡用彩繡坊的真絲繡線。”十一娘笑道,“
她家的綵線顏色分的極細,僅白色而言,就有七種……”
她侃侃而談,從各種繡線優質到顏色運用,完全是一副大行家的樣子。到了最後,林夫人竟然道:“……四
夫人,我有個不敬之請。”說著,也不待十一娘回答,徑直道,“我家慧姐兒,今年十二歲了,請了好幾個
針線師傅,都不得其法。我明天送她到您那裡去,您幫著看看。我也沒別的意思,就是跟她說說,讓她知道
些也好。”
情況急轉直下,讓十一娘驚愕不已。
她不由看了太夫人一眼。
太夫人笑眯眯地望著她,一副你做主的樣子。
十一娘卻心中一動。
她想到了貞姐兒……
如果有了適齡的玩伴,她也許就不會那麼孤單了吧!
自己要萬一不行,把簡師傅給請來,束脩肯定比羅家高!
這是雙贏。
十一娘決定教林家這位慧姐兒。但也不能答應的太容易。得不到的常常是好的。
她露出一副為難的樣子:“我從來沒有教過徒弟……何況我的技藝出自仙綾閣……”
林夫人一聽更為迫切。
仙綾閣的繡品聞名天下,能學一鱗半爪,說出去在婆家多有面子!
“四夫人,要不,您寫封信去問問簡師傅?我們學了難道還會和仙綾閣搶生意不成?再說了,仙綾閣就算是
知道了,我們這樣的人家,不僅沒辱沒他,說起來,還是他們佔了便宜。”
這位林大奶奶的腦瓜子轉得可真快啊!
十一娘咬了咬牙:“那我寫封信回去問問!”又苦笑道,“偏偏大奶奶看中了我的繡藝,要只是看中了我院
子裡的那株西府海棠多好啊!”
黃三奶奶故做不解地道,“看中你的西府海棠有什麼好?”
十一娘笑道:“我這就囑咐人把它送到林大奶奶家裡去,也免得這樣費事了!”
大家聽著都笑起來。
林大奶奶更是道:“我院裡倒有株玉蘭花,你要是不嫌棄,我明天就讓人給您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