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第57節:第七章勵精圖治(4)

〃孳孳〃即〃孜孜〃,意思就是不懈地追求社會的安定與繁榮。

諸葛亮所生活的時代,所處的社會環境,所面臨的任務,與大禹顯然不同,但他們的〃孜孜〃精神是一致的。

白帝城諸葛亮接受劉備的託付,他深感任重道遠,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在對外聯合孫吳的同時,對內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治理。

西漢武帝以前,儒、法、道三家都曾作過帝王君主治理天下的指導思想。春秋時,齊魯等國用以治國的主要是儒家理論;秦朝所尊崇的主要是法家理論;西漢初,文帝、景帝則用道家理論支撐著〃文景之治〃。

諸葛亮用以治理蜀國的理論屬於哪一家呢?

諸葛亮對治國之道曾發了很長一段議論,他說:

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勸功也。君勸其政,臣勸其事,則功名之道具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陽,著其聲響;臣北面向陰,見其形景。聲響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則功立,功立則萬物蒙其福。是以三綱六紀有上中下。上者為君臣,中者為父子,下者為夫婦,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和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故君惟為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則忠臣之事舉。學者思明師,仕者思明君。故設官職之全,序爵祿之位,陳璇璣之政,建臺輔之佐,私不亂公,邪不干正,此治國之道具矣。

看完這段議論,人們可以認為諸葛亮是以儒治國的。而在同一篇文章中,諸葛亮又說:

賞罰不明,教令有不從。必殺可生,眾奸不禁;必生可殺,士卒散亡;忿怒不詳,威武不行;賞罰不明,下不勸功;政教不當,法令不從;以私為公,人有二心。故眾奸不禁,則不可久;士卒散亡,其眾必寡;威武不行,見敵不起;下不勸功,上無強輔;法令不從,事亂不理;人有二心,其國危殆。故防奸以政,救奢以儉,忠直可使理獄,廉平可使賞罰。賞罰不曲,則人死服。路有飢人,廄有肥馬,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後賞,先令而後誅,則人親附,畏而愛之,不令而行。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公。賞賜不避怨仇,則齊桓得管仲之力;誅罰不避親戚,則周公有殺弟之名。

諸葛亮這段議論,似乎又給人一個印象,他是個法家人物。

……

第三節納言任賢

對一個普通人而言,〃耳聰目明〃是說他生理器官健康。

對一個執政者而言,〃耳聰目明〃則有新的含義:

耳聰,就是納言,就是聽得進各種人、各方面的意見。

目明,就是任才,就是能慧眼發現人才,任用人才。

只要是個健全、健康的人,差不多都能達到耳聰目明;但是,並不是每個執政者都能做到政治意義上的耳聰目明。

如果說耳聰目明是政治家的一種可貴品質,那麼這種品質在諸葛亮身上就越發顯得珍貴。因為夷陵之戰後的蜀漢,在三國中國土最小,受戰爭創傷最重,國力虛弱,人才奇缺。要想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力,就得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集中大家的智慧。三國抗衡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人才的抗衡,國土最小,就使人才的數量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如果執政者不具備發現人才的慧眼,那麼蜀國就會喪失與其他兩國的競爭力。

作為蜀漢的執政者,諸葛亮不但耳聰目明,而且在十多年的治蜀實踐中,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發現並重用人才。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品質的完善,也是蜀漢政權的幸運。諸葛亮對納言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說:

納言之政,謂為諫諍,所以採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諍臣,父有諍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夫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

第58節:第七章勵精圖治(5)

一個國家的執政者,能不能行納言之政,有沒有鯁骨諍臣,是關係到能否使國家興利除害的大事,是關係到社稷安危存亡的大事。

怎樣才能行納言之政呢?諸葛亮認為要做到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