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郭嘉已死。接下來可以培養做二代謀士的人,卻再沒一個人能如他這樣合曹操心意了。
郭奉孝是個多好的人選。
曹操老了,看著許都被押送來,戰戰兢兢的天子屬官們,有些乏了。
年齡正好,既沒有可惡的世家背景,又睿智無盡的智慧。
而且最合他心意的是,奉孝有那麼多可愛的小缺點,生活毫不檢點,時不時地觸犯《禁酒令》,時不時地流傳出浪名。
只有這樣的臣子倒是能讓人主放心。
不像眼前這位司馬懿,家世、禮儀、時評,完美得令人害怕。
曹操看著他新提拔的軍司馬,目光微冷,“你說要加強屯田?”
司馬懿恭敬卻立,“耕作、蓄糧,不止為了稅收,也能緩了南線運糧。”
曹操當然知道這是項好政策。
連年戰亂,又連年混亂的管理,荀彧死後無法高效運作的體制,再不好重整,弊病已然漸漸顯現了。
屯田是利於魏國的最後一劑強心針。
曹操撫掌大笑,很久。
“丞相?”
曹操只是回想起來過往,“孤想起了令兄伯達的事。”
“家兄……”,這是一個令司馬懿懷念又不願想起的名字,“是怎樣的事,會讓您突然想起?”
“令兄曾提議過恢復舊法,井田制。”不但提過,還觸怒了曹操,令司馬朗“致病”。
屯田是利於國家,而利於國家的事自然侵犯了大地主的利益;井田則是利於世家貴族,減少了稅收,自然不利於國家。
司馬家本就是河內世家,司馬朗為世家說話也是理所當然的,反而是司馬懿近乎是犧牲了世家的利益。
曹操自然是會答應屯田之策的,只是又有些陰笑著準備看司馬懿倒黴。
他提拔這小子,知道他有謀,知道他才能堪大用,然而卻總不如對著郭嘉一般的放心。
司馬懿這小子太完美了,家世好,性格知進退,穩重隱忍,自己那個傻兒子被他吃得死死的。甚至連尋常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