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俄國也是一樣,白俄羅斯的克倫斯基現在擺出一副替托洛茨基擋住西方的架勢,這說明俄國還是有凝聚力的。他們還沒有抱成一團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外部的壓力還並不夠大。

托洛茨基同志現在能夠動員足夠的兵源,組織上有這個本事。但是組織上面對的困難是物資缺乏,同時他們的高階將領極度缺少經驗。楊小林敢斷定,當日本人的腳步踏入東西伯利亞的時候,可能一些俄國的民族主義者就會放棄雙方的政治分歧,白俄羅斯非常有可能給同志們提供物質支援,而尼古拉手下的那批真正的軍隊中間,也必然有很多人會選擇回來為了祖國的完整而戰鬥。

這就是楊小林和日本人不一樣的地方,楊小林想征服俄國。所以他把俄國人的力量想的很大,他正視俄國,他把俄羅斯當成一個真正的對手,充分的考慮每一個環節。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每一個優勢,慢慢來。

而日本不一樣,小日本國內的大國情節隨著戰爭的進行日益高漲了起來,戰場上俄國部隊不堪一擊的表現也讓日本陸軍的自信極度膨脹。涅留恩格里的戰鬥結束之後正遠東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裡。俄國的軍事抵抗力量雖然還有零星的存在,但是這些人目前無法對日本軍隊造成任何威脅。

乃木希典非常自信的把自己十餘萬大軍一字排開,朝著東西伯利亞一路開來。就在日本軍隊要進入東西伯利亞的時候。俄國方面發生了一件大事。

尼古拉二世手下的俄國名將勃魯西諾夫將軍帶著他的部隊忽然叛變了。尼古拉二世本來是命令勃魯西諾夫將軍對白俄羅斯的部隊進行攻擊的,但是在行軍的途中勃魯西諾夫忽然召開了緊急的軍事會議,對自己部下說自己將要回俄羅斯去,回去保衛俄羅斯,和日本人戰鬥。

將軍們對這個提議真的非常害怕,說實話在涅留恩格里的戰鬥結束之後他們對日本人也是一肚子的惱火!在這批真正的俄**人的眼裡,托洛茨基那幫人叫軍隊麼?他們不過是一群暴亂者而已,其戰鬥力和部隊的素質甚至還不如一群土匪。

日本人打贏了那些暴亂者就在國際上四處吹噓,把俄**隊說的一錢不值,這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是一種侮辱。而且日本人強佔了整個遠東的做法真的讓這些俄**人無法接受,他們很想回去和日本人戰鬥,只是他們擔心自己如果回去,會不會也遭到清洗?

許多人當時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因為他們中間很多都是貴族,他們不想回去被那些窮鬼殺死。

在這個時候代表托洛茨基同志和勃魯西諾夫將軍接觸的組織上的特派員出現了,特派員在軍事會議上做出承諾,組織上的清洗絕對不會出現在他們這支部隊中間,如果他們不放心的話可以保留完成的和獨立的作戰編制,組織上絕不插手他們的部隊。

有了組織上這個承諾,再加上勃魯西諾夫將軍現在在俄國部隊中有著極高的聲望,土耳其戰鬥之後這位將軍已經成了俄國最富有盛名的指揮官,軍官們都他都相當的尊重。這支部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不打白俄了,咱們去西伯利亞吧,去和日本人打一場,讓日本人知道真正的俄**隊的戰鬥力是什麼樣的!

尼古拉二世對於勃魯西諾夫將軍的這個做法是大為光火,不斷透過各種途徑大放厥詞,對這種背叛行為予以了強烈的譴責。可是勃魯西諾夫根本沒有搭理他,讓尼古拉二世意外的是,那些俄國的報紙居然對勃魯西諾夫的舉動大加讚揚。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只要有國家意識的存在,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都能爆發出強大的凝聚力,這一點毋庸置疑。白俄羅斯的《獨立報》在這事件的評論中也站在了勃魯西諾夫將軍的這一邊,報紙的最後對尼古拉二世說了一句:“看在彼得大帝的份上,求您閉嘴吧!”

尼古拉二世最終只能閉嘴了,這個事件也轟動了全世界,聽說乃木希典在知道勃魯西諾夫回來之後還非常的興奮,認為自己總算遇到真正的對手了。

可是英國人馬上意識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勁,俄國人的這個事件看上去和當初中國的事情居然是越來越相像,勃魯西諾夫扮演的好像就是曹錕的角色一般。曹錕雖然失敗了,他卻用自己的性命喚起整個北洋的反抗。

勃魯西諾夫能喚起整個俄國的團結麼?英國人真的很擔心。

可能日本人突進是並不明智的,楊打鬼到現在還在慢慢的前進,也許有他的一番道理。就拿雙方的部隊表現來說吧,日本人打下了整個遠東,他們攻佔個城池的時候總是把俄國的國旗給扯下來,然後掛上日本的國旗,但是中國部隊的做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