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可能完全不能代表全國。假定在 20 世紀

20 年代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轉向出口貿易,可以想象糧食和纖維的綜合農業

產量,在這 10 年裡圍繞固定的趨向線波動,但是除了貿易趨勢以外,確證是

不存在的。然而在 1929 年至 1937 年期間,情況更為清楚,糧食和纖維的產

量是停滯的,僅圍繞穩定增長的趨向線波動。④在 1937 年至 1949 年間,農業

總產量,包括牲畜和特種作物下降了,但是在這期間糧食的產量可能很好地

保持了穩定。①原因在於農民把他們的資源從生產特種產品和牲畜,轉向維持

生活必需的糧食產量。

儘管我們掌握的資料不完整,看來似乎有一個明確的趨向,1920 年以後

供應外貿和大城市的糧食和纖維,與 1920 年以前相比要少一些。而且 1929

年以後糧食的生產全然停滯不前。有大量的資料記述了農村經濟狀況長期內

普遍惡化,短暫地恢復後又進一步惡化,據推測總的模式是大多數人的社會

經濟福利下降了。在這 30 年間造成農村市場更為不穩定有四個主要原因。

第一,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需求結構的變化是迅速的,常常是不可逆

轉的,能迫使經濟組織把土地和勞力資源分配到其他用途。如果資源所有者

不能像需求變化前那樣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農戶的收入就會下降,土地和勞

力就會閒置,資金就會從農業抽走。

第二,農戶的資源或收入無償地或以低於現行交換價值的價格被佔用,

使得農民不得不減少其開銷和積蓄,因而影響到下一輪的生產和交換。這種

情況發生在國家或軍閥的軍隊徵收新稅、沒收農民資財,或徵集農民勞力從

事非農業活動的時候。

第三,是市場對農村經濟組織的產品總需求的突然下降。這種總的市場

需求下降可能來源自白銀出口,和隨之而來的貨幣供應短缺。通常這會很快

地伴隨貨幣週轉率下降,而後者又對所有商品和勞務的支出產生不利影響。

市場需求下降也由於因軍事行動而喪失重要市場,或破壞了貿易和運輸。經

濟組織於是被迫舉債或出賣財產,以支付生產費用。清理財產常常帶來對財

富重新分配的要求,這又使收入和土地所有權分配模式更不平等。

最後一個原因,是市場活動因經濟組織對自然災害不能預防,或無法自

衛而遭到破壞。洪水和乾旱,迫使農民降低銷售,使下一季莊稼的種子退化,

驅使許多人到別處尋找工作,甚至引起饑饉。一個地區餘糧的最終下降,嚴

重影響與正常貿易地區的交換,以致農產品的價格以及糧食和纖維的分配都

受到不利的影響。

②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編:《南開指數資料彙編》,第 14—15 頁。

③ 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編:《上海解放前後物價資料彙編(1921 年—1957 年)》,第 126、184 頁。

④ 章有義編:《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3 輯,第 922 頁。我已從該書列舉的生產資料編出出產指數,並

利用 1935—1937 年價格權數算出糧食出產價值以證實這一說法。

① 這類趨勢在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編的《中華民國統計提要》第 15—16 頁列 舉的九省農產品收成報告

中是明顯的。

造成市場不穩定的這四個因素髮生在 1920 年後的不同時期,強度也不盡

相同。使它們的衝擊不同於前幾十年的原因,是國家和私人的經濟組織既沒

有能力,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從前一次爆發的市場不穩定中擺脫出來,就被

另一次市場不穩定所壓倒。正是由於農村市場的不穩定更加頻繁,農民在這

30 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我們不妨查閱這一時期的歷史資料,對造成市

場不穩定的原因及其後果作一簡要的考查。

20 世紀 20 年代

1924 年以後,至少有七種主要的出口手工產品開始在數量和價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