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四大名捕已經得了諸葛正我真傳,四人聯手,威力絕對非同小可。但陳勝修為之高,與元十三限也難分高下。再加上這兩個女人亦各有奇術在身。他們假如當真打起來了,諸葛正我這幾個徒弟,只恐怕沒有多少勝算啊。”
“米公公法眼如炬,所言不差。所以這一戰,能免則免吧。”諄諄儒雅,氣派從容,自有一股大將風範。說話雖是向米穹蒼所說,但那柔和聲音,卻迴盪全場,令校場內所有人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緊接著,一道修長身影,不疾不徐地邁步走進軍營大門。
來者年紀約莫五十上下,頜下一把銀髯,無風自動。身上青衫布巾,衣著樸素,作儒生打扮。面帶微笑,神情親切。驟眼看來,就似是位鄉村私塾當中授課的飽學老儒。
若不知內情,卻又有誰能知道,他居然就是當朝太傅,爵封神侯,又是臨安十八萬御林軍總教頭。在朝廷廟堂中的地位絕對舉足輕重。與此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那就是元十三限的師兄,四大名捕的師父。此人是誰?他就是諸葛正我。因為德高望重,所以一般人皆敬稱為諸葛先生者是也。
開創自在門的一代奇俠韋青青青,座下有四大弟子。大弟子懶殘大師葉哀禪、二弟子天衣居士許笑一、三弟子諸葛正我(別字為小花),四弟子就是元十三限。這四人一出師門,便即名震天下。四大名捕這個稱號,當年其實是用來稱呼他們四師兄弟的。其中,成就最高名聲最大,最得世人敬重者,便是諸葛先生。
諸葛先生是武林之賢,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俠道之師。若有他相助或肯指點迷津,很少有辦不到的事。他一生為人,皆光明磊落。為國為民,智慧超凡。至於武功修為,更是登峰造極,據說已不在當年的神州奇俠蕭秋水,以及天下第一狂人燕狂徒之下。
毫無疑問,元十三限已經是個非常可怕的人了。但他這一生之中,卻從來也沒有勝過諸葛先生。無論文才、智慧、心機、名聲、以及在官場上的地位,甚至情場之上,他處處都被諸葛先生壓了一頭。也正因為如此,元十三限和諸葛先生反目成仇,由生死與共的師兄弟,終於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元十三限處心積慮,苦練傷心小箭,要以此勝過諸葛先生。而諸葛先生也曾經說過,只要這傷心小箭練成了,那麼自己便肯定不是對手。不過雖然如此,自從元十三限開始練這傷心小箭之後,便再沒有去找過諸葛先生。外人推測,這該是傷心小箭還沒有真正練成的緣故。但……
已經達到“手中無箭,心中有箭”境界的元十三限,居然還不算真正練成了傷心小箭?這可真是匪夷所思了。同時也可以因此而推想。假如有朝一日,這傷心小箭真正練到了巔峰大成境界,那麼它的威力,又將會是多麼地不可思議?
正因為元十三限和諸葛先生彼此之間有種種仇恨,所以縱使兩者同朝為官,一位是當朝太傅,另一位是內務府大總管,但他們見面的機會卻極少。即使迫不得已見面了,也絕對沒有什麼好臉色可言——其實是元十三限不會給三師兄什麼好臉色,諸葛先生對於自己這位四師弟卻是一向都很包容的。
此時此刻,也不例外。看見諸葛先生走入校場,元十三限面上立刻黑如鍋底,神情陰森地率領**青龍站開到一邊去,既不說話,也不行禮,甚至連打個招呼都沒有。反而諸葛先生微笑著向四師弟點點頭,以作致意。不過他也明白,自己兩師兄弟之間的心結,不是這麼容易解得開的。再加上現在自己還有公事在身,故此點一點頭之後,便沒有進一步動作。倒也免除了不少尷尬。
諸葛先生邁步而行,徑直走到劍拔弩張的四大名捕與陳勝之間。四大名捕見師父來了,連忙各自行禮,口稱“世叔”。分明是師徒,為什麼不叫師父,倒叫世叔呢?原來,天下第一神相李布衣,曾經為諸葛先生批過命,看出了諸葛先生命犯天煞,刑剋至親。故此本人固然一生無嗣,註定絕後,即使是徒弟等衣缽傳人,也會受其命格影響,以至於畢生多受苦難波折。
李布衣的“布衣神相”從來鐵口直斷,算無不中。諸葛先生再以此對照自己的半生經歷,亦發現果然事事若合符節。為了避免讓四名心愛弟子被自己命格影響,所以諸葛先生雖然向無情鐵手追命冷血等四人傳授武藝學問,但卻不准他們稱呼自己為師父,只許他們稱呼世叔。希望能夠以此減免一些刑剋之力。
諸葛先生德高望重,一身正氣。且不說他的武功,單單他的人品,就十分值得讓人敬重。見他現身,陳勝也不怠慢,當即同樣抱拳行禮,道了聲久仰。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