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連蔓兒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一家人都起了一個大早,連蔓兒收拾妥當,略吃了一些東西,就和張採雲、連葉兒一起陪著連枝兒。等到迎親的轎子來了,催妝的樂聲再三響起,連枝兒就哭了,張氏更是又哭又笑。
連蔓兒、張採雲和連葉兒也在旁邊跟著掉眼淚。
濃濃的喜慶與濃濃的離愁,最後還是喜慶蓋過了離愁。連枝兒坐上吳家來迎親的轎子,新郎官吳家興騎著大青騾在前面,後面是五郎和小七,也都騎著大青騾,然後就是裝著細軟嫁妝的四輛大車,請來的班子吹吹打打地,車隊從連家門口出發,經過御賜牌樓前面,拐上了官道,直奔青陽鎮而去。
前面的車馬起動,後面連守信、張氏、連蔓兒,張家眾人,並一眾親朋也紛紛坐上馬車,往青陽鎮來。
吳家大門口早就披紅掛綵,看客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新娘的車隊剛在街口露頭,鞭炮聲就響了起來。
作為新親,連蔓兒一家今天並沒有太多需要操心的。等連枝兒和吳家興在正堂拜過了天地,連蔓兒、張採雲和連葉兒就擁進了新房。
莊戶人家成親的規矩,婚禮要在上午舉行,婚宴則是在晌午。婚宴的首席就在正堂,坐的是新郎和新娘的親長。連守信和張氏就坐了這一桌,因為連家並沒什麼親族,連老爺子因病不能來,周氏從不出門赴席,眾人商量著,另外又請張青山、李氏、連守禮也在這一桌坐了。
二更,求粉紅。
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
至於吳家這邊,自然坐的是吳玉貴和吳王氏,另外還有吳家族中的兩位長輩。連枝兒新房的外間也擺了一桌,坐的是新娘孃家的近親女眷,連蔓兒、張採雲、連葉兒、趙氏,張王氏、吳王氏,連同小龍、小虎等坐的都是這一桌。
莊戶人家辦酒席,屋子不夠用,一般還會將酒席擺在露天的院子裡。不過如今是冬月,天寒地凍,吳家辦這次喜事又力求講究,因此,除了借用了鄰居的幾間房屋外,還臨時搭了簡易的棚子,才將席面都擺下了。
這幾十桌的席面,招待的是吳家這邊的來客,還有三十里營子給連枝兒添妝的鄉親們。另外酒樓安排的席面也都坐的滿滿的,有王舉人一家,王幼恆、老黃等都做在這邊,另外還有五郎的同窗、朋友,連、吳兩家結交的縣城衙門裡官面上的人,還有各商鋪、錦陽縣各村鎮的鄉紳等。
蔣掌櫃和吳玉昌兩個就在酒樓這邊做知客,武掌櫃也沒坐席,幫著前後照應,連家這邊五郎帶著小七就坐了酒樓這邊的席面陪客。
又是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各處一起開宴。吳家興自然是要到各個桌上敬酒,連枝兒則安安穩穩地坐在新房裡。幾個吳家這邊打發來陪著說話的媳婦都讓張王氏和胡氏勸著去吃酒席了,只剩下孃家的人,連枝兒越發的自在。
早上大家都沒咱們吃好飯,連枝兒也吃的極少,這個時候就有些餓了。孃家人面前,也沒那麼多規矩。等著菜都上全了,連蔓兒乾脆就將連枝兒拉出來,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一桌子的人說說笑笑地吃席。
吳家的席面辦的極為豐盛,什麼炸丸子、雞鴨魚肘子等自然都有,另外還有好幾樣冬天少見的精緻菜餚。其中的菜蔬有一部分是連家供給的,另有一部分是吳家特意花大價錢從縣城買的。
席間,大家少不得都誇讚吳家的席面辦的體面、豐盛。
同一時刻,連家老宅上房屋裡
炕上兩張桌子並排放著,挨挨擠擠的擺滿了盤碗,各樣菜餚香噴噴地冒著熱氣,桌子旁邊還放著兩個大號的盆子。
吳家打發來送席面的人將東西都放好了,笑著了幾句客氣話。又說後晌來拾掇傢伙事兒,就走了。
連老爺子和周氏坐在炕頭上,看著送席面來的人走了,連老爺子臉上的笑容就一點點的消失了。周氏盤腿坐著。看看滿桌子的飯菜,又看看連老爺子,然後低下頭,狠狠地閉了閉眼睛。
老兩口子都不說話,連守義幾個卻等不及了。
“呵!這席面,可真硬!”連守義站在地下,眼睛看著桌上的菜餚,幾乎移不開視線,“爹。咱還等啥啊,開吃吧,不然一會涼了,就不好吃了。”
“可不是咋地,趕緊吃吧。繼祖媳婦,還不趕緊地把碗筷拿來。”何氏看著席面吞口水,一面大大咧咧地使喚蔣氏。讓她去哪飯碗和筷子。
其他的人雖然都沒說話,可也都站在桌子前面,就等著連老爺子一發話,就要上桌吃飯。
不得不說,雖然現在連老爺子和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