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的舊情,另一方面,則是看著連守信和張氏。
連蔓兒打發了人,將小龍和小虎從學堂裡接了回來。大家說了一會話,就留下連枝兒幫著看家,張家一大家子,連蔓兒、張氏、吳王氏、連葉兒等就都往老宅來。
到了老宅的大門口,張青山就大聲哭開了。
“老哥哥,你咋走的這麼急,最後一面都沒見著!我的老哥哥哎,心疼死兄弟了!”
民間上門弔孝,進門就要哭,這是習俗。哭的越悲切、越大聲,就越證明與死者的關係好,也證明死者的人緣好。
張青山是長輩,他這邊剛放開聲,幾個孝子忙就從屋裡迎了出來,將張青山讓到靈前。張青山與連老爺子是同輩,因此無需在靈前下跪,只是上了三注香。幾個孝子向張青山磕頭致謝。隨後,張青山就在靈前的矮凳上坐下,給連老爺子燒紙。
張青山一邊將一沓沓的紙錢點燃,一邊嘴裡絮絮地說著連老爺子的往事,自然都是連老爺子做大掌櫃時候如何能幹、如何仁義,如何交遊廣闊。
“我老哥哥是個好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啊。走的雖然是早了點,可走的也放心。兒孫們都出息了,老哥哥,你就放心的上路吧。”張青山說到這,又哭了幾聲。
連守信等幾個孝子也大放悲聲,陪著哭了一陣,就有人過來勸著張青山,將張青山扶走了。
接下來,張慶年、張延年、吳王氏和胡氏幾個都在靈前行了禮,連守信幾個孝子都是磕頭答謝。
連蔓兒有事走進上房來看了一眼,就看見連守禮站起來的時候動作有些僵硬。連葉兒跟在連蔓兒身邊,自然也看到了。
“我爹那一回受了寒,病根一直沒好利落。”連葉兒就跟連蔓兒道,聲音不高不低,旁邊好些人都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