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鬆了。
自從乾隆三十三年的兩淮鹽引案案發之後,揚州鹽商就來了一次大洗牌,亢家在兩淮的生意算是徹底砸鍋了。雖然在河東鹽場上亢氏還能有一席之地,可兩淮鹽業被斬斷,就等於是斬斷了亢家一條大腿啊。
亢家損失大了。
如此的亢氏對京城糧行的生意也就更注重一分了。
卻不想今天也遭了大劫!
這一場大火怕是會把亢家糧店燒得精光,更不知道要殃及左右多少店面,自己本就有的損失,加上左右被殃及者的賠償,亢氏又要大出血了一番。
在京城坐鎮的亢家三老爺人已經癱坐在地上了,他可怎麼跟家裡交代啊?
水龍隊是第一個趕到的,大柵欄作為京城最為繁華的商業區,水龍局當然是存在的了。
那就是這個時候的消防隊。
中國古代建築多以木質結構為主,那人口眾多,燈火繁稠的商業區,時不時的發生一兩起火災不要太正常了。
民間專職救火的水龍局和水龍隊就也應運而生。
因為清廷不管這事兒啊,像宋朝時候,就有專業的滅火“潛火隊”。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消防機構。《東京夢華錄》“防火”條記載,汴梁城內,“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收領公事。又於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瞭望。”一發現哪處起火,馬上馳報,即由“軍廂主、馬步軍、殿前三衙、開封府各領軍汲水撲滅,不勞百姓。”這些負責撲滅大火計程車兵,便是“潛火隊”的“潛火兵”,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消防官兵。
大青果沒這事兒,那就只能靠民間民力了。
亢家是水龍局的錢主之一,水龍隊來的就非常之快。但他們再快也沒奈何,火勢太大太猛了,根本就控制不住。
等到巡捕營和順天府的差役趕到時候,糧食店街已經被大火照的亮如白晝,大批的人正緊張的拆毀房屋,製造隔離帶。
而白天時候還人來人往生意興旺的亢家糧店,已經徹底被大火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