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時分,浙中平原上號鼓此起彼伏,一條紅色的長龍滾滾湧動,朝著前方的清軍大營穩步推進。
兩聲刺透天際的厲鳴聲打破了寧靜。騎著汗血寶馬的王新宇抬頭望去,卻見是兩隻海東青在自己的隊伍上空盤旋,為遠方清軍指引明軍位置。
海東青是滿洲人養的一種神鷹,經過訓練的海東青就是這個年代的偵察機,可以找到對方軍隊的位置,給己方指引方向。
清軍有海東青,可王新宇手中有一件偵察利器卻還沒拿出來,那就是隸屬於炮兵部隊的熱氣球。之前王新宇一直沒用熱氣球,是為了保持神秘性。有夜不收哨騎和各種情報人員,已經是夠用了,暫時不需要動用到熱氣球這種觀察手段。
未來要用到熱氣球的時候多了,廣州、南京、武昌、襄陽、北京等堅城,城牆極高,護城河又非常寬闊,明軍根本就無法打造超過城牆高度的巢車,到了那時候就只能依靠熱氣球來觀察城內動靜。
這些天下堅城的城牆高度都有五丈以上,南京城牆甚至達到了變態的六丈。按照史書記載所說,北京城牆高十丈。其實沒有那麼高,古人喜歡用誇張手法,譬如說鄭和寶船長四十四丈,但其實並沒有那麼長。按照料羅灣海戰中對荷蘭人戰艦的長度描述來推算,史書記載說紅毛戰船長三十丈,高大如山。事實上這個三十丈只有五十米左右的長度,排水量在六七百噸級。由此推算,鄭和寶船應該是六十到八十米長,排水量一千三百噸級到兩千噸級之間,這已經是那個年代最高的造船水平了。
北京城牆,史書記載十丈高,事實上不到二十米,也就是六到七丈。
而巢車,也就是望樓車,能造多高呢?大概能有五丈頂天了,再高的話成本高昂,耗時耗力,打造那東西不划算。
也就是說巢車很難造得高過那些天下堅城,所以到那時候還得依靠熱氣球。
儘管還沒用上熱氣球,但周圍的夜不收哨騎卻十分盡職,能及時在第一時間把清軍的動靜送回到中軍來。
明軍行進的隊伍周圍出現了小股的蒙古騎兵,向著明軍步兵行軍的陣型探頭探腦。雖然蒙古騎兵根本就啃不動擁有長槍兵、鐵甲兵和長刀兵的明軍重步兵方隊,但他們可以遠遠的用弓箭騷擾。這種騷擾看起來不關痛癢,可是對士氣影響極大。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瓊州軍的龍騎兵和親兵衛隊出現了,他們向蒙古騎兵的方向衝了過去,去驅散清軍蒙八旗蒙古騎兵。
抵近到距離蒙古騎兵還有八十餘步的位置上,龍騎兵一個接一個翻身下馬,取下長管燧發槍或者複合弓,向蒙古人開槍射箭。一排槍聲響起,幾名蒙古騎兵應聲落馬。
幾名膽大的蒙八旗兵策馬衝過來,企圖用弓箭反擊。但衝到半路,還沒衝到他們的騎弓射程之內,這幾個蒙古兵就被射成刺蝟。
“快走!”蒙古騎兵見勢不妙,策馬疾馳逃去。
親兵衛隊策馬追趕一陣,使用射程極遠,又能輕鬆在馬背上拉開的最新式的滑輪反曲複合弓射出幾支箭,射殺了幾名蒙古騎兵,便不再追趕,調轉馬頭回到步兵方陣兩邊。
騎著頓河馬,裝備滑輪反曲複合弓,身披精良鋼甲,腰間掛著迅雷短銃,配備最精良馬刀的親兵衛隊,絕對是這個時代最精良的輕騎兵,雖說衝擊力不如重騎兵,但對付擅長使用曼古歹戰術的蒙古弓箭騎兵,這些親兵衛隊卻是最好的大殺器。
蒙古人碰到龍騎兵和親兵衛隊,都無法施展他們的曼古歹戰術,因為射程不如人,貼近了肉搏也不如人,總之是被完全壓制。
假如碰到蒙古騎兵人數太多的話怎麼辦呢?那也很簡單,龍騎兵和親兵衛隊只要把蒙古人往自己的步兵方陣吸引就好了,蒙古騎射手絕對不敢和步兵對射。
之所以親兵衛隊沒有窮追猛打,也是擔心蒙八旗騎兵把自己吸引到他們的埋伏圈去。
明軍步兵方陣周圍不時出現蒙古騎兵,但他們剛一出現,就被龍騎兵和親兵衛隊驅走。雙方一陣交手,嚴格說是一邊倒的射擊,龍騎兵和親兵衛隊像是打靶一樣射擊,蒙八旗連明軍的一根毫毛都沒傷到,自己卻損失了二十多人。
蒙古騎兵佐領寶力德沮喪到極點,他率領的這個佐領三百六十餘人,本來就是遠距離騷擾明軍的,用來降低明軍士氣。可是對手的騎兵卻擁有射程極遠的弓箭,他們身上的盔甲像是紅毛鬼的盔甲,騎的馬像是羅剎人的馬,就算自己的勇士拼著犧牲幾條人命,衝入射程之內,用騎弓和他們對射,也射不過他們啊。
也是幸好寶力德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