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到來了,陽曆九月中旬的福州天氣仍然炎熱,但是已經沒有那麼熱了,白天氣溫大約二十九三十度左右,夜間二十二三度左右,比起七八月份白天三十七八度,甚至是四十度高溫,晚上三十度的高溫來已經舒服了很多。
天氣轉涼之後,王新宇就開始攻城。
明軍圍困了福州三個多月,往城內投擲了大量猛火油罐,投擲大量動物屍體,引發城內更高的溫度,造成城內瘟疫,水源汙染等問題,造成城內守軍人員損失,士氣下降。
本來王新宇打算投入三磅六角線膛炮壓制守軍火炮,但剛剛生產出的三磅前裝六角線膛炮全部被拉去了南洋,進攻福州只能採取傳統的攻擊方式。
天氣轉涼後,明軍就開始挖掘往前推移的工事,佈置攻城炮臺,打造攻城武器。
福州周圍的森林遭了秧,輔兵和民壯們白天砍伐樹木,夜間打造簡易雲梯、大型雲梯、巢車、盾車、衝車、望樓、轒轀車、簡易壕橋、飛橋車等攻城武器。上萬民壯和輔兵在森林中忙碌著,大片的樹木被砍倒。
到了傍晚,天氣涼快的時候,民壯和輔兵把砍下來的木頭運回兵營內,連夜加班,在篝火下打造攻城武器。
人多力量大,幾萬人同時開工打造攻城武器,這場面十分壯觀。哪怕是十分龐大的大型雲梯車或者是大型望樓,打造好一架只需要兩三天時間。
攻城的關鍵還是炮火能壓制住對手,如果不能炮火壓制對手,那麼什麼攻城武器都沒用,再結實的望樓和雲梯還沒到跟前,就被守軍火炮打得粉碎。只要炮火壓制了守軍,哪怕簡單的攻城武器都能攻下城池。
論攻城火力,王新宇根本沒有任何問題。明軍在福州城下集中了三十六門十二磅加農炮,二十四門三十二磅臼炮當成首輪壓制火力,優先摧毀城頭清軍火炮,再把大量的六磅炮、四磅炮、三磅炮和十二磅臼炮等近射程的炮推進上來,對城頭清軍形成了完全的壓制,之後再攻城就容易得多了。
陽曆九月二十五日,農曆八月十一日,明軍打響了攻城的炮火。
“先用十二磅大炮轟擊,給我把城頭韃子的大炮全部炸掉!再用三十二磅臼炮發射開花炮彈摧毀城頭殘存的韃子大炮!”早上七點的時候,王新宇下了攻城命令。
三十六門十二磅攻城加農炮黑洞洞的炮口對準城牆,炮手們裝填火藥和實心炮彈。
“開炮!”火炮鎮提督龔小大一聲大吼。
炮口噴出火光,炮聲轟鳴,震得人耳朵嗡嗡直響。對準了城頭清軍炮位的十二磅大炮射出炮彈,呼嘯的炮彈飛上城頭,轟起一片磚石碎屑。
“沒有擊中韃子炮位!”站在高木塔上的李銳放下望遠鏡,用旗語向炮兵彙報。
炮手們清理炮膛,調整了火炮的仰角,調整火藥用量。五分鐘後,裝填完畢的十二磅加農炮進行第二輪試射。
第二輪射擊,仍然沒有擊中城頭的清軍炮位。
等到第三輪炮彈出膛之後,炮彈擊中了城頭清軍一座炮位。城頭磚石橫飛,地動山搖,一門紅夷大炮被呼嘯而至的十二磅炮彈擊中,三千多斤重的大炮被砸得跳了起來。炮彈撞上炮身,實心炮彈碎裂成無數鐵片,周圍的清兵倒下一片,紅夷大炮的炮管也被砸得凹進去了一大塊。
“好!就這樣打!”李銳大喊道。
三十六門十二磅炮依次射擊,憑藉著射程比清軍大炮遠的優勢,瞄準了清軍炮位猛轟,打得清軍火炮接連被摧毀。
清軍發現自己的火炮射程太近,無法威脅到明軍炮兵陣地。只能白白捱打卻不能還手的滋味很不好受,為了儲存實力,清軍乾脆把殘存的大炮暫時先拖了下去,躲在城牆後面的安全死角里。
對城頭清軍火炮的壓制取得了成功,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明軍臼炮推進上前,使用開花炮彈對城頭守軍進行大面積的殺傷。
三十二磅開花炮彈落在城頭,綻開一朵朵猩紅色的火球。炮彈爆炸,城頭清兵死傷無數,佈置在城頭的鐵鍋、火油罐、狼牙拍等守城武器紛紛碎裂。砸入鐵鍋中的炮彈碎片迸濺起滾燙的金汁,周圍來不及逃開的清兵都被燙傷。
破裂的火油罐中流出火油,被爆炸的炮彈一點,城頭當即燃起熊熊烈火。
五百多門其餘的火炮也全部推進上來,對準了城頭猛烈轟擊。各種口徑的大炮在一個時辰之內就射出上萬發炮彈,城頭一片狼藉,女牆垛口被打得支離破碎,城頭各種守城武器被砸得七零八落。
“攻城!”站在巢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