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送的厚禮,還有一部分厚禮送到了京城。
當年的北京城,正陽門之內只能是八旗和高階漢奸才能居住,民人根本無法進入內城。清軍佔領了北京之後,原本居住在城內的普通漢人都被趕了出去,並規定民人不得隨意出入內城,也就是今天北京地鐵二號線範圍以內,都不許漢人隨意進出。這種現象直到乾隆之後,才出現一些有錢的商人、戲班,花了錢才得以住入內城。到了清末,限制就更少了,只要花得起這個錢,就能住入內城。這時還是清初,只要不是在清廷當官的漢人,都進不了內城。漢人官員的親戚和家僕可以進入,但得要有人證明。
王新宇送出的禮物,送不進滿蒙八旗和漢奸居住的內城,只能送到正陽門外的外城,以及城外。外城的大街上,小巷子內,店鋪的牆壁上,城外民宅的牆壁上,樹幹上,都張貼滿了兩份告示。
為什麼是兩份告示呢?因為既然是送到京城的大禮,必須加料,不然顯得不夠隆重。另外一份告示,是模仿奴er哈赤的七大恨,名字就叫對滿清的七大恨。
對滿清的七大恨上寫著:
第一恨:大明當年收留了努[爾]哈赤,可是努[爾]哈赤不飲水思源,反而恩將仇報,起兵叛亂。
第二恨:後金屠盡遼東漢人,入關擄掠,劫走漢人財富無數,並劫走漢人無數,以充包衣奴才,供給後金奴役。
第三恨:以為先帝報仇之名入關,實為包禍心,吸取漢人支援,圖我大明江山。後殺先帝皇子,則其為先帝報仇乃葉公好龍。
第四恨:韃子攻入江南,獸性大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人如麻,遍地鮮血,至今聽之仍駭人聽聞,使人怒發填膺!
第五恨:剃髮易服,毀我華夏衣冠,毀我華夏文化,從此華夏變蠻夷,漢唐宋明之雄魂剛氣被腰斬。
第六恨:滿清貴族跑馬圈地,八旗子弟寄生於漢人,食民脂民膏,靡荒淫,盡情享樂,民間則哀鴻遍野。
第七恨:禁海遷界,復封圍遮,不得沿海居民出海。遷界之民棄祖業之田宅,亡鄉失土,倉卒奔走,野處露棲,死亡載道者以十萬計。禁海令之行,使農、漁、技藝及海外貿易皆被之大殘,百姓生計斷絕,流離失所。
共有十多名天地會成員在張貼公告。
天還沒亮,就有天地會的人學了雞叫,結果引起周圍公雞齊鳴。守城清軍被吵醒,以為天已經亮了,於是開啟了城門。
天地會的人趁機溜出城去。在城外,早有人備了快馬等候。天地會的人上了馬,沒有直接去南方,卻是快馬加鞭直往關外去。
當年滿清入關之後,大部分的滿人都帶著包衣奴才遷到關內,關外是上千裡渺無人煙,又是過年的,根本就沒人注意有人從關外繞行。這些天地會的人員透過遼東,進入朝鮮,到了朝鮮之後,再上船返回福建。
鄭家軍派去朝鮮的使者,還順便帶回一批朝鮮絲綢,陶瓷,帶回一批諸如朝鮮人參、東珠、貂皮、鹿茸之類的寶物,以提供給鄭家軍出口之用。
等到清廷反應過來,派出快手和軍隊去緝拿“案犯”的時候,天地會的人早就已經跑得無影無蹤,清廷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已經逃到關外。
京城洪承疇府邸,此時的洪承疇已經六十八歲了,眼疾越發嚴重。一年前,患上眼疾的洪承疇不得不離開昆明經略府,回到京城養病。
患有嚴重白內障的洪承疇這時候眼睛都快看不見東西了,但他卻有一顆忠於大清的忠心。洪承疇知道降清之後,留下的是千古罵名,連自己的母親、原配夫人、親弟弟和家裡的族人們都對為他蒙羞。
洪承疇靠在躺椅上,閉目養神,往事卻一點點湧了上來,出現在他眼前。
順治四年,洪承疇為表孝心,派人千里逢迎母親進京,想要讓母親來京城享福。誰知母親來了京城之後,劈頭蓋腦給了他一頓柺杖。
這時候他才知道,母親千里進京,就是為了痛打自己一頓。
但畢竟是自己的母親,洪承疇為了表孝心,在泉州建了一座豪華府邸,名為洪府。可是家人族人沒有一個人願意去住,親朋故友都視之為奇恥大辱,偌大的洪府就空在那裡。
洪承疇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去居住,找了弟弟去勸說。誰知道弟弟卻在江中造了一艘船,帶著母親住在船上,發誓“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就連他的原配夫人,都覺得羞辱,憤然剃去頭髮住入尼姑庵。
已經是眾叛親離,千夫所指的洪承疇,只能更加死心塌地的當漢奸,他最大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