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方以智終於見到了我們這位年輕的總兵。
王新宇回到瓊州府城,就給方以智接風洗塵。
方以智見到王新宇,仔細打量此人,只見此人身材高大,身披一套大紅色官服,頭戴明光盔,濃眉大眼,雙目如炬,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面板黑裡透紅,明顯就是一副經常風吹日曬的樣子。
“不錯!王將軍確實是一員勇將!”方以智搖頭晃腦,讚歎了一句。
王新宇也仔細看了一眼這位大名鼎鼎的金陵公子,只見此人眉目清晰,目光炯炯,雖然臉上留下了歲月刻下的滄桑,卻仍然看出當年風流才子的痕跡,從他臉上,依稀可以看出一位流連於秦淮河畔,得到美女垂青的英俊小生模樣。儘管是一頭板寸頭短髮,頭頂還有戒疤,卻不像一位得道高僧,更像一位帶著濃厚書卷之氣的文人士子。
若是論身份地位,這方以智在張煌言之上,張煌言不過舉人出身,如果不是這個特殊的時代,舉人要當官都難。而方以智卻是三甲進士出身!
“方先生乃江南名士,晚生早有耳聞,方先生的氣節,大義,令晚生佩服!”王新宇也說不出什麼恭維的話,只好隨便扯了幾句。
士卒們忙忙碌碌,把一盤盤菜餚端上了桌。
上桌的都是些素食,有燉筍乾,燒豆腐,炒清豆,燉麵筋,豆腐皮,炒蘑菇之類的。上的酒,也是淡淡的素酒。
“方先生乃得道高僧,晚生就以素酒素菜給先生接風洗塵。”王新宇拱手道。
方以智搖著扇子,雙目微閉,搖頭晃腦道道:“方某雖已還俗,但畢竟是佛門弟子!而今韃子鳩佔鵲巢,我大明天子南狩,不知何日王師可北伐中原,光復我大好河山?待到平定中原,驅逐韃子之日,方某這酒肉之戒就可破了!”
酒宴上,方以智對王新宇客客氣氣的。待到酒宴結束,方以智才叫王新宇留下來。
知府府邸書房,方以智和坐在桌前,王新宇卻是畢恭畢敬的站在一邊。雖然這時候已經沒有文貴武賤了,但方以智畢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王新宇對他還是十分敬重的。
“王公子,本官問你一件事,你可要如實回答。”方以智終於轉入正題。
“不知先生有何事要問?”王新宇道。
“聽說王公子要減免農業稅,直至取消?可有此事?”方以智問道。
王新宇回答道:“晚生的南洋公司,海外之地,是完全取消農業稅,用公司的收益來養兵,以求保證農民的積極性。其實公司在變相收稅,在農民把自己生產的產品賣給公司的時候,中間就包含了稅收。不過這個辦法,只在南洋實施,目前在瓊州,只是減少農業稅,還無法做到完全免除農業稅,畢竟這裡和南洋不一樣。”
聽了王新宇這樣說,方以智倒是來了興趣:“那你說一下,在南洋農民不納稅,就賣糧食給公司的時候包含了稅收。如果農民不賣糧食,他們留著自己吃,你們不就收不到稅了?”
王新宇笑道:“這個不可能的,因為那邊的土地很多,農民種出來的糧食自己根本不可能吃得完。”
“吃不完也可以不賣你們,他們可以拿來釀酒,養豬,養雞鴨。這樣他們不就可以避免了納稅嗎?”方以智又提出了一個疑問。
王新宇大笑:“他們釀酒要賣吧?養豬,養雞鴨要賣吧?賣的時候就納稅的。而且釀酒,酒稅只會比糧食稅更高,要高出好多倍。肉食品的稅收雖然不高,但也比糧食稅高。他們賣了東西,才能買鹽,買布,買農具,還有買耕牛,蓋房子。如果不賣他們的產品,他們哪裡來的銀子和銅板呢?而他們買鹽,買布,買農具,買耕牛,還有蓋房子,裡面都包含了稅收的。鹽稅更是大頭。這樣,我們的稅收不就有了保障了?說不交農業稅,其實他們也納稅了,而且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來提供給我們。”
方以智搖著扇子,微微點了點頭:“在海外蠻夷之地,用這個辦法倒是不錯,而且你們南洋公司能和泰西人的東印度公司抗衡,以公司所得收入代替稅收養兵,以圖光復我大明。可是這種辦法不能在我大明推廣,那南洋蠻荒之地,可讓農人自行開發。都是無主之地。但大明之地,都是有主之地,你又要如何剝奪江南士族田地送給農人?倘若一意孤行,會引起江南士子不滿。屆時就連支援我們的錢先生、顧先生等人都倒向韃子朝廷,我們就更難完成我們的復國大業了!”
王新宇點了點頭,開口道:“晚生多謝先生教誨,晚生會維護江南士子利益的!晚生要讓他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