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五章 養豬場

走進養豬場內,于成龍抬起頭來,只見高大的屋頂上繪著各種奢華的圖案,看起來顯得十分富麗堂皇。建築物內的地板上,鋪著磨得發亮的瓷磚,瓷磚上面還繪著圖案。

那些瓷磚很明顯都是幾十年前大明產的,當年大明雖然有海禁,但是民間卻在偷偷貿易,一些士紳和勳貴控制了海貿,有商船出海,運輸貨物出口。

最初大明的海禁是為了防倭寇,可是後來平定了倭寇之後,為何還不開海呢?這就牽涉到士紳的利益了。正因為海禁,出口的貨物奇貨可居,貿易權牢牢的控制在士紳們手中,他們可以不用納稅,就賺到了大量的銀子。

還有一些同士紳和官員勾結的海盜,若是大明開了海,這些海盜自然都會被招安變成大明的水師官兵。但是因為海禁,他們永遠只能是海盜,為了能夠獲得出口的商品,他們同士紳和官員聯手,用大量的銀子喂肥了士紳和官員。

當然也有被招安的海盜,譬如說鄭芝龍。在顏思齊死後,十八芝群龍無首,而娶了顏思齊女兒的鄭芝龍趁機上位當了老大,在消滅了楊天生、劉香、李魁奇等人之後,施福,也就是施琅的父親,以及洪旭,都投靠了鄭芝龍,何斌則投靠了荷蘭人。

用來鋪設地板的瓷磚,質量當然比不上用來做餐具的瓷器,不過在當年,瓷磚的價格也不便宜了,那麼大的一座建築物內,地板上鋪了那麼多瓷磚,可以想象得到,這樣的建築物造價多麼高昂。

再看建築物內的樓梯,扶手都是上等的木料做成的,有不少地方還包著銅皮。大廳裡面的地板是漢白玉的,而且質量上乘。

漢白玉也是上乘的建築材料,于成龍當年在京城的時候見過這種建築材料。只有皇宮,或者是京城達官貴人的豪華府邸裡面才有漢白玉和瓷磚。很明顯,在南洋有這些建築材料,都是以前大明時候出口過去的。

“當年雖然禁海,但是士紳們的貨物偷偷出海。只是南洋航線都被紅毛鬼壟斷了,士紳們出海的貨物只能運到廣東一帶,再由泰西人的軟帆船送來這裡。建造一座這樣的建築,對於當地人來講,可是耗資不少啊!”劉啟介紹說。

于成龍問道:“他們哪裡來的那麼多銀子,可以向我們買瓷磚和漢白玉?”

劉啟答道:“這裡金礦銅礦還是不少的,還有大量的香料,都是高價值的商品。他們的香料往歐洲運,也能換到不少銀子。這些土人,因為信了教,就不惜耗費巨資,修建這些建築物。很多建築物都是來自大食人幫忙設計修建的。”

于成龍還是知道一點歷史:“大食人?大食帝國當年為蒙古所滅,後來蒙古衰弱,又是魯密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大食,他們還能來傳教?”

“三佛齊王國為何滅亡?就是因為大食人來傳教的緣故。雖然魯密帝國興起,但是大食人還是在海上行走自如,他們傳教到三佛齊,傳教到歐洲,到處傳教。之前的大食人也是多次攻入歐洲,不過又被西方人打回去了。後來魯密國人也是信教的,東羅馬帝國也被他們滅了,他們傳教的範圍就擴大到歐洲的一部分。”劉啟說道。

于成龍略微瞭解一點,因為國內也有人信教的,大多數是在西北。于成龍是山西人,也能接觸到一些信教的人。

曾經用來朝拜的大廳,現在已經變成了豬圈,裡面至少養殖了上千頭豬。豬叫聲,豬吃東西的聲音,還有豬身上那難聞的味道,讓這座奢華的建築物立即感覺檔次降低。

大廳裡面是用木柵欄圍了起來,木柵欄裡面放著盛滿豬食的木槽,肥碩的肥豬哼哼唧唧的吃著裡面的東西。不過養豬場裡面的衛生還是不錯的,有專門的排水通道,能夠把豬糞和豬尿排洩出去。

幾名面板有點黑,頭上戴著白帽子的人正抱著裝滿豬食的臉盆,在裡面來回走動,給那些豬餵食。當這些人轉過頭來,看著劉啟的時候,眼中流露出一種悲哀,無奈,卻有十分仇恨的目光。

劉啟冷笑:“我知道你們痛恨我!你們恨不得想要打死我!可是你們根本打不了我!對於你們毀滅佛教的懲罰,你們就在這裡好好養一輩子豬吧!”

“他們視豬為不潔之物,可是你們卻強迫他們養豬!”于成龍搖了搖頭。

養殖場裡面的人還是不少的,可以看得出來,那些人本來都是信徒。

劉啟又介紹說:“不止是這裡的神職人員被懲罰養豬,還有一些對抗我們的信徒,也都被我們關押在這裡養豬。”

“他們甘心嗎?”于成龍問道。

劉啟大笑:“當然有不甘心的傢伙!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