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三磅小炮發射的炮彈落在荷蘭人的小船四周海中,騰起一道道水柱。突然一聲巨響,一艘荷蘭人的小船中彈。炮彈撞上船板,木頭橫飛,餘勢未減的炮彈在船艙內鑽出一個破洞,小船很快就進水開始下沉。
三磅小炮打得出奇的準確,從八百米到一公里遠的地方發射的小炮,命中率居然是令人震驚的十之三四!十發炮彈打出去,有三發到四發擊中目標,這精度實在是高得嚇人。
若是陸地上的大炮對固定目標轟擊,或者是對密集的步兵方陣轟擊的話,命中率高也沒什麼,反正目標很大,隨便打都能打中。這可是海面上的小船啊,目標小,還是運動中,岸上的炮命中率居然那麼高,這也太嚇人了吧。
小炮不僅精度高,射速還是挺快的,一發炮彈打出去沒多久,又是一發炮彈飛了過來。四門小炮輪番射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
使用定裝藥包發射,發射的效率十分高,三磅小炮雖然也是線膛炮,但因為炮小,清理炮膛容易得多,彈藥重量輕,裝填速度快,所以發射的速度比重炮快了很多。
從東番遠道而來的明軍陸師炮手們點燃火炮,發射出炮彈之後,立即用溼拖把清理炮膛。一名士兵把溼拖把塞進去,清理火藥殘渣的同時也等於給火炮略微降溫,再用幹拖把進行第二次清理,然後把藥包塞進去,再把炮彈塞進去。
半分鐘左右,炮彈就裝填完畢,炮手們轉動炮口,瞄準海面小船,再次點燃火炮。
德·奈特眼睜睜看著去清理障礙物和水雷的小船一艘接一艘被擊沉,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小船撤退。
“真是見鬼了,明國人哪裡來的那麼多打得那麼準的小炮?簡直是打得太準了!那麼遠的距離,都能擊中小船!”德·奈特愁眉苦臉道。
特羅普道:“我們夜間派遣小船進去清理障礙物,清理水雷。我就不相信了,晚上他們還能打中我們的小船!”
夜幕降臨下來後,荷蘭人再次派遣小船進入,開始清理航道中的障礙物和水雷。果然不出特羅普所料,夜間明軍炮臺根本看不清楚海面目標,也無法開炮轟擊海面。
可是夜間下水十分危險,四下裡漆黑一片,荷蘭水手下了水也看不清楚水下的物體,只能摸索著去砍斷水下暗樁。但是要砍斷水下暗樁談何容易,這些水下暗樁打入海底,打得十分結實,人潛入水下,憋氣時間不能太久,水中還有浮力,砍了半天都無法砍斷。
天色黑暗,水下作業異常困難,而且危險性特別大,一不小心就溺亡了。可是荷蘭人擔心遭到炮擊,又不能點燈,只能瞎子摸黑。
而明軍當時佈置水下暗樁的時候卻容易得多了,佈置的時候,只要幾個人抱住木樁下水,手扶正木樁,船上的人用另外一根木樁捶打,就能布好水下暗樁。其實要清理水下暗樁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俗話說破壞容易建設難,只要水雷丟到水裡,就能輕輕鬆鬆炸開一大片水域的水下暗樁。
只是荷蘭人還沒有發明水雷,水雷是大明第一個發明的,當年的西方還沒有水雷,自然就很難破解水下暗樁。
荷蘭水兵忙碌了半天,也沒清理掉幾個水下暗樁。也就在這時候,有一名荷蘭兵劃的小船不小心碰到了一枚水雷。小船雖小,撞擊上去的力量卻不小。一般人碰上水雷,水中的魚碰到水雷,都不夠引爆,但小船撞上,水雷馬上就爆炸了。
“轟”海面上響起了一聲巨響,觸雷的小船立即被炸成碎片。
“紅毛鬼在排雷!”爆炸聲驚動了港內的明軍。
內港的一批大船小船立即活動起來,往海灣口駛去。這些戰船都是從巴達維亞港繳獲的荷蘭戰艦和武裝商船,現在這些船就剛好被明軍用來對付荷蘭人。明軍戰船也不怕荷蘭人的戰艦,一艘艘船隻點起風燈,去照海面。荷蘭人的大型戰艦懼怕水雷,也不敢靠近,因為距離遠,明軍船隻即使暴露了自己,荷蘭人的艦炮也打不到。
無數小船劃出來,小船上面還放出了一盞盞孔明燈,加上小船上面自身的燈光,把海面照亮了一大片。
“開炮!”岸上炮臺的三磅六角炮藉助著火光的照明,瞄準了荷蘭人的小船,一發接一發炮彈準確飛出,連續擊中荷蘭人的小船。
明軍小船向荷蘭人的小船衝去,船上的火銃和小炮噴出火光,打得荷蘭人的小船上慘叫聲連連,死傷了一大片。沒死的荷蘭人再也顧不上排雷清理障礙,立即划船往外海逃竄。有不少可憐的荷蘭水兵還在水下,沒能來得及爬上小船,結果都被明軍小船撈了上來,老老實實當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