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回來了!”瓊州海口碼頭,坤興號郵船在碼頭上停靠下來,方以智走下舷梯。
方以智本來當了瓊州知府,在瓊州升為省之後,方以智又成為瓊州巡撫。後來明軍攻下了江南,方以智又被調任擔任浙江巡撫。去年的時候,方以智去了大金沙江口入京面見永曆皇帝。離開瓊州兩年了,方以智又一次踏上瓊州的土地。
剛剛踏上陸地,方以智就愣住了:離開瓊州兩年,這裡變化真大啊!原本通往碼頭的簡易石板路已經變成了整潔漂亮的水泥路,水泥路的兩邊栽滿樹木,樹蔭遮天蔽日,即使是炎熱的夏天走在水泥大道上也不會覺得炎熱。不過就是有一點,據說若是颱風來了,這些樹都要重新再埋進地裡,還要砍掉一些枝葉,否則再種回去就死了。
方以智雖然是哪個年代的讀書人,而且也是東林黨人,但他並非明末的酸儒,相反的,方以智還是一個科學家,在天文、地理、物理、數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他對這時候出現的這些新生事物一點不排斥,反而十分支援。
整潔的道路,周圍林立的建築物已經是令人驚歎了,可是最令方以智驚歎的是通往碼頭的兩根軌道!
方以智走到軌道跟前,只見這軌道鑲嵌在水泥路面中。方以智以前不是沒有見過軌道,在瓊州很早就有軌道車了,可是那是木頭的軌道。而現在看到的軌道是黑色的,而且表面十分光滑,看起來像是鐵做的。於是他彎下腰來撫摸了一下軌道,發現其實還是木頭的,只不過在木頭外面包上一層鐵皮。
“這得多少鐵啊!”方以智倒抽了一口冷氣。
雖然只是木頭軌道外面包上一層鐵皮,可是方以智知道這些軌道是從瓊州深處的山中引出來的,還聽說瓊州修了環島軌道路,可以通往每一座城市。那麼長的軌道路,那需要多少鐵皮來包裹呢?這說明鐵產量有多高啊!
“大人,車要來了!”邊上的隨從提醒道。
碼頭外面響起了一陣車輪撞擊軌道的鏗鏘聲,一輛兩匹騾子拉的軌道車緩緩駛來。因為軌道和軌道之間有縫隙,就算是包上了鐵皮之後,鐵皮和鐵皮之間也有縫隙,所以車輪碾過縫隙會發出鏗鏘聲。
騾子拉的軌道車在方以智面前停下,這輛車十分龐大,寬度有一丈寬,高度大約在一丈三尺左右,扣除了下面車輪和底盤的三尺高度,車內有一丈高。車的長度也很長,大約有五丈長!那麼大的車輛,這簡直就是一艘在陸地上行走的船了!
可是那麼龐大的龐然大物,居然只需要兩匹騾子就能拉走。
方以智彎下腰來,仔細看了看這輛車的輪子,只見這輛車一共有八個輪子,其中以四個輪子組成了一個木頭架子,輪子是全部鐵製造的,固定在木頭架子上,輪軸也是鐵的,在輪子和木頭架子之間還有鐵製的彈簧,估計是用來減少震動用的。
那種木頭架子,其實就是王新宇發明的轉向架。最初打算先造四輪車,後來考慮到四輪車子運輸量太小,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直接製造出八輪車,使用兩個轉向架連線車廂。在將來蒸汽機發明之後,木頭轉向架將會改成鐵製轉向架,而且車廂也會加大,同時木頭軌道會全部淘汰,全部換成鐵軌。
車廂是木頭和竹子混合製造的,車廂下半部分是木頭製造的,上半部分採取了透風,涼爽的竹子結構,車頂又是可以防止滲水的木頭製造。車兩邊開了窗戶,不過沒有玻璃窗,都是透風的木格窗戶,可以拉上去,也可以放下來。
“大人,這是您的專車,請上車吧!”擔任瓊州運輸任務的伊爾根覺羅說道。
蒙八旗俘虜伊爾根覺羅已經改成了漢名,叫張世超,而且入了漢籍,由原來的二等人升級為一等人。
方以智點了點頭,踏著從車門延伸下來的木頭臺階上了車。
走進車內,只見車內佈置得十分豪華,地板都是木頭的,車門進來一點有一間衛生間,邊上還有洗臉池,擰開銅的水龍頭,裡面可以出水,十分方便。據說在車頂上有水箱,可以給車內供水。
往前走幾步,出現一條長長的過道,一邊是窗戶,另外一邊是一間間房間。
一名衙役開啟其中一間房間的門,裡面是一間不小的房間,內有一張竹子和藤做的床鋪,可以躺三個人都很寬敞,另外一側是一個行李櫃和一張藤椅,窗邊是一張小茶几。這間房間不用說也知道,是專車高階官員的臥室。
方以智把行李放在行李櫃中,又走出房間,穿過走廊,眼前出現了一間客廳。
客廳內擺著餐桌和會議桌,邊上放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