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道:“大人,雖然這種自生火銃造價高,但是在裝填彈丸的時候,比鳥銃少了一道掛火繩(火繩槍發射時,火繩會被火藥氣體的力量彈開,所以每次都要重新掛火繩,有時候被彈開的時候火繩還會熄滅,要重新點燃,那就更慢了)的動作,所以裝填速度快上許多!而且因為沒有燃燒的火繩威脅到同伴的火藥,隊形可以更加密集。這種自生火銃,射程也比我們的鳥銃更遠,可達七十步!已經可以和神箭手對抗了!”
“原來有那麼多好處?那我們可以讓人多打造!”張長庚眼睛中放出一道精光。
周培公拱手道道:“大人,學生已經令工匠仿製成功五百杆自生火銃,如今正在訓練自生火銃手;另外,卑職還讓人去找泰西人購買一批自生火銃。”
“培公,你讓你的自生火銃手演示一遍給本官看看吧!”張長庚道。
張長庚和周培公走到外面校場上,趙良棟早就把一批新軍集結在校場上等候了。張長庚走進校場,只見五百名新軍排列著整整齊齊的隊形,站在校場上。這些新軍身穿一種新式紙甲,頭戴硬藤斗笠,手持燧發槍戰成整齊的方隊。
“大人,新軍身上穿的新式紙甲,乃是一位名叫薛鳳祚的奇人所設計!這種紙甲,乃是用多層紙張合在一起,內有絲綢裡襯,關鍵部位還有產自貴州的硬藤加強防護,不僅可以保證自生火銃手的靈活性,而且防護能力極佳。卑職令人測試過,新式紙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擋對手鳥銃、自生火銃的攻擊。”周培公介紹道。
“薛鳳祚?本官好像聽過此人的名字。”張長庚眼中閃過一絲光彩。
周培公回道:“回大人!薛鳳祚曾經師從湯若望,學盡泰西紅毛人的奇巧yin技!此人若是在平日裡,有違祖制,不學我孔孟之道,反而學那泰西人的奇巧yin技,難登大雅之堂。但如今天下大亂,此人卻是一位人才!這自生火銃的仿製,便有此人的功勞!”
薛鳳祚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曾經師從多名外國傳教士,精通多國語言,精通天文學和數學,但其實他在火器方面也有很成就。只是真是歷史上,清朝不重視科技發展,這樣的人才於是埋沒在歷史長河中。
但因為周培公組建新軍,一直懷才不遇的薛鳳祚便從山東趕來投奔,於是替清軍改進了不少火器和裝備。
除了盔甲、燧發槍等單兵裝備外,薛鳳祚還幫清軍改進了火炮,同時還和西方人交涉,準備從外國購入更多的先進武器。至於銀子方面,周培公有張長庚和鰲拜當後臺,對銀子的開銷從來就不吝嗇。
“有如此人才,本官倒是想要見見!”張長庚對薛鳳祚來了興趣。
“請大人先視察火銃隊齊射!”周培公和趙良棟同時拱手道。
五百名清軍燧發槍手戰成三排,手裡緊緊握著已經裝填好彈藥的燧發槍。一名清軍把總站在隊伍前,手中小旗揮動:“三排齊步,向前!”
清軍新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齊步前行,往前走了五步。
“全隊停止前進,第一排,向前一步!”把總大聲吼道。
隊伍停止前進,第一排繼續往前。雖然這時候陣型略有些凌亂,但還是基本上保持了方陣,沒有太多混亂,而且第一排槍手還算是整齊。
“第一排,放!”把總吼道。
“砰砰砰”一排槍聲轟鳴,白煙裊繞,一百多名火槍手齊射,子彈暴雨一樣射出。
打完子彈的第一排火槍手立即後退,緊張的裝填子彈。與此同時,第二排火槍手上前,對準前方靶子扣動扳機,接著後退,第三排火槍手上前繼續射擊……
“好!好!好!”張長庚連續喊出三個好字,“有如此精銳強兵,何愁賊寇不滅!只是新式火銃數量太少,還需多造!”
“回大人!”周培公跪下打千道,“卑職一定多招工匠,大量打造自生火銃和大炮!”
“嗯!你儘管去辦吧!若是銀子不足,本官還會上奏朝廷,讓朝廷減免湖廣上繳朝廷的納稅,留下來給你打造新軍所用!”張長庚摸著鬍鬚點頭微笑。
千里之外,上海黃浦江對岸新開闢的演武場上,五支千人隊排著整整齊齊的隊形,正手持木槍,對準面前的稻草人靶子,一次次的用木槍刺向稻草人。
“殺!”士卒們突刺出手中木槍,準確的刺在稻草人的咽喉上。
擅長用長槍的高手洪熙官帶著三十多名天地會高手,有僧人,有漁夫,有商人打扮的各類高手站在邊上指指點點,不過這些高手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