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南方的阿卡人勾結在一起了!微臣相信,他們會毫不留情的消滅了我們,把南方的阿卡人扶植起來建立一個王朝!”
就在文武百官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獻策道:“只要讓他們的天子下詔書,讓他們撤軍,他們肯定就會撤軍!只要他們一撤軍,我們馬上徵兵,去把南方的阿卡人滅了!那些亂臣賊子,他們只會趁火打劫!這次我們要斬草除根,把他們殺得一個不留!”
莽白聽了之後反問道:“若是那明國天子不願意下詔書呢?這次也是你們做得狠了!把明廷所有臣子都給殺了!若不是把他們都殺了,那明國天子肯定會下這詔書!”
不過事已至此,莽白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讓人去找永曆,讓永曆下旨,命令明軍從緬甸境內撤軍。
莽白派去的使者去了永曆的住所,一見到永曆,這緬甸使者就凶神惡煞的威脅道:“貴國的瓊州兵正在侵犯我境!他們扶植我國南方叛民,殺害我緬人,搶走我國百姓財物,還破壞我們的寺院佛塔!你看這件事應該怎麼辦?”
永曆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一個半月之前發生的咒水之難,他的大臣都被緬人殺光了,就連隨從人員也被殺了三百多人,還有兩名王妃懸樑自盡,兩百多名宮女大部分被搶走,只剩下二十多人。南明朝廷被殺官員的妻女,一些不願意受辱的都自盡了,其餘的又被緬軍搶走。剩下的隨從人員和手無寸鐵的御林軍、錦衣衛等被關押起來,緬甸人卻故意沒有派人看守,任其逃走,然後在半路上搶劫財物,再把人殺害。
見永曆一言不發,那使者威脅道:“若是明國天子不願意下詔讓貴國軍隊撤退,到時候打起來,恐怕難免會傷了天子性命,我們可不敢保證你們的安全!”
上次李定國和白文選進入緬甸,要接回永曆,是馬吉翔從中作梗,偽造了永曆詔書,讓李定國和白文選退兵。倘若是永曆自己知道那件事,怎麼說都不可能下詔。而緬甸人不知道,還把永曆真正當成一個白痴。
“皇上!這詔書千萬不能寫!寫了,我們的人撤退了,我們就危險了!只要我們的軍隊不撤軍,緬人不敢把我們怎麼樣!”御林軍總兵鄧凱跪在地上央求道。
緬人使者聽到鄧凱說的話,頓時勃然大怒,恨不得拔出刀一刀就砍了這鄧凱,但他不敢。
永曆還是一言不發,根本就不去搭理那緬甸使者。他心裡十分清楚,若是下詔讓明軍退兵,說不定自己真有生命危險。只要明軍不退,緬人必然會把自己扣押著當人質,暫時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太后、皇后和太子都怒視著緬甸使者,發洩無言的憤怒,沒有一個人開口說一句話。
緬甸使者見永曆一言不發,強壓著怒火。他轉頭看著那些怒視自己的人,頓時嚇了一大跳,於是怔怔的離開永曆住所,回去向莽白彙報此事。
莽白聽到使者的彙報,又把所有大臣召集起來討論此事。
有人上奏提議:“王上,不如我們一不做二不休,往東北山區遷都,向清國靠攏!順便帶上這永曆,交給雲南的吳三桂不就一了百了!”
但另外一名大臣卻反對說:“千萬不可!這永曆天子目標太大!那李定國沒有深入我境,他扼守著了易守難攻的要道!我們根本就過不去!恐怕還在半路上,明國天子就被他們劫回去了!要交給吳三桂,也得等吳三桂擊敗了李定國再說!”
“等吳三桂擊敗了李定國,我們這裡早被明軍包圍了!”一名緬甸大臣說道。
莽白的一名親信說:“既然如此,我們就先固守亞哇城,我們派人去找吳三桂,以交出永曆為條件,讓他儘快出兵入緬,趕走賊軍!那吳三桂兵強馬壯,倘若入緬,賊人肯定不是對手!同時我們再從三個方向抽調部分兵力班師回都城,配合清軍一起對付賊人!”
“可是讓吳三桂進入我國,那不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那名親通道:“這吳三桂進來也比那些賊軍在我們家門口好!大清國已經佔了中華十之有九了,現在他們是正統!而這明國,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偽朝!我們要得到正統勢力的承認,就要讓吳三桂進來帶走永曆!”
“好,那就依此計行事!”莽白答應讓吳三桂入緬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