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甸港,一艘艘龐大的戰艦停靠在岸邊。碼頭上的工人抬著一擔擔大米、麵粉、黃豆和綠豆上船,把船底的儲物倉裝得滿滿的。坤甸是王新宇出戰之前的最後一站了,在這裡進行最後的補給之後,就要進軍巴達維亞,殲滅荷蘭艦隊,再進攻納土納群島,佔領那片群島之後,然後登陸新加坡,這在海上漂泊很長一段時間。
周圍的小島上可以獲得淡水,但糧食必須帶夠,那些島上沒有糧食。
德雷克號的上層甲板上,擺著一筐筐新鮮綠葉菜,這些蔬菜只能儲存幾天時間,必須在儘快的時間內吃完。上層甲板上面,還擺放著一個個木頭盤子,那是用來生產豆芽豆苗的,這樣可以保證水手們隨時可以吃到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不會染上敗血症。
欄杆內側,擺放著一排籠子,裡面養著活雞。
下層的貨艙甲板內,養著豬和羊。儲物倉內塞得滿滿的,除了糧食和豆類,還有幾桶新鮮肉類,十幾桶浸泡在鹽水裡面的鹹肉,一根根竹竿上面掛著肉乾。大水桶裡面裝滿了淡水,酒桶裡面裝著從馬尼拉補給的啤酒和朗姆酒。
即將出徵的艦隊,主力艦是四艘勇士級四級巡航艦和赫克託號巡航艦,配合主力艦隊作戰的為三艘勇敢級五級巡航艦和五瞍武裝蓋倫船,快速梯隊為八艘鸕鷀級六級艦,運輸補給艦隊為三艘改裝過的西班牙大帆船。
根據王新宇的計劃,快速梯隊的八艘鸕鷀級六級艦封鎖巴達維亞對外的航線,一旦發現有荷蘭運輸船到來,立即發起圍攻,擊沉或者奪取荷蘭人的船。主力艦隊和助攻梯隊在巴達維亞外海守株待兔,等待同荷蘭人展開海戰;運輸船隊負責運輸海軍特戰隊和海軍陸戰隊。海軍特戰隊將會在夜晚搭乘小船進入巴達維亞港內,奪取荷蘭戰船。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是,海軍獲勝之後,由海軍陸戰隊清掃周圍幾座島嶼,佔領納土納群島。
王新宇並沒有帶陸軍出征,因為他打這一仗的目的並非是奪取爪哇島和金洲島,只是為了殲滅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削弱荷蘭人在遠東的實力,控制從日本到馬尼拉的航線,併為己方安全奪取新加坡奠定基礎。擊敗荷蘭人之後,就有資本同荷蘭人談判,讓荷蘭人不要打新加坡和馬來半島的主意。
艦隊停泊在坤甸港補給的期間,八艘鸕鷀級六級艦以四艘一組輪流在東番島通往爪哇島的航海線上巡弋,以防有從日本回來的荷蘭船把鄭成功正在進攻東番島的訊息彙報給荷蘭人。倘若發現荷蘭船,立即攻擊。
不過巡邏船隊在海面上巡弋了一個星期,也沒有見到一艘荷蘭船路過。
一六六一年七月三日,完成了一切準備工作的艦隊出擊,被命名為“閃電行動”的攻擊計劃正式展開。所有的戰艦,都降下了南洋公司海軍旗,換上明鄭水師旗,以鄭家軍的名義準備同巴達維亞的荷蘭軍隊交戰。
坤甸港,鑼鼓喧天旌旗飄揚,坤甸的漢人站在碼頭上給出徵的艦隊送行。
王新宇摸出懷錶看了一眼時間,指標指在六點的位置上。他收起懷錶,向艦隊下達了命令:“開船!”
伴隨著開船的鐘聲,一艘艘戰艦拉起錨鏈,收起纜繩,升起了白色的船帆,緩緩離開碼頭,駛向大海深處,劈開海浪,向南面的爪哇島方向駛去。
艦隊以六節的航速在海面上航行,預計將會在兩天兩夜之後抵達巴達維亞外海。
東番島,鄭家軍已經穩固了陣地,荷蘭人再無發動反攻的能力。這時候鄭成功可以高枕無憂的向熱遮蘭城發起最後的攻擊。
山坡背面,兩門粗短的六十四磅臼炮已經被架了起來,炮口對準了熱遮蘭城。炮位邊上的地面上,放著數百枚黑色的炮彈。
臼炮陣地所在的位置因為在山坡背面,因此熱遮蘭城的大炮射程雖然超過臼炮,卻無法攻擊臼炮陣地。而曲射的臼炮,卻可以把炮彈送過山頭,以弧線攻擊熱遮蘭城。
七月四日上午,鄭成功做好了最後的佈置:鐵甲兵、長槍兵和長刀兵埋伏在壕溝中,鳥銃手、火槍手和弓箭手跟在後面,只等熱遮蘭城被炸開,步兵就向熱遮蘭城發起進攻。在炮兵壓制了荷蘭人的火力,轟開外城之後,步兵就能直接在城牆下面埋設火藥,炸開城池。
“準備!”鄭成功一聲令下。
炮手們把火藥裝填到臼炮的藥室中,把實心炮彈裝入炮口。
“開炮!”一名鄭家軍親兵搖動小旗。
兩名炮手拿起火把點燃了導火索,隨著一陣“嗞嗞”聲,導火索縮短到火門內,臼炮發出沉悶的火藥氣體膨脹聲,兩發炮彈騰空而起,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