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莫到怒江峽谷的山路上,李定國率領高文貴、馬九功、白繪、趙得勝、張國有等部將,帶著兩萬五千人的大軍,向怒江峽谷增援。
晉王世子李嗣興被留在錫波江一帶看家,被留下來的李定國部有三千餘人,另外還有李定國從百姓中徵集的三千民壯,王新宇的兩千水師以及他招募的五千緬甸孟族民壯和輔兵。留下來的這些兵力看守老巢已經足夠了。萬一趙良棟殺一個回馬槍,李嗣興的這些人憑藉著天險可以抵擋上一段時間,白文選的騎兵可以立即疾馳回援。
東面的勐卯、盞達、隴川、勐宛、芒市等地,都有王新宇派出的夜不收在活動,隨時監視趙良棟的動向,一旦發現趙良棟改變路線,再次殺向八莫,能及時彙報訊息。
緬甸境內的道路比起雲南的山路來要較為平緩一些,不過也不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山路彎彎曲曲,在這種道路上行軍,一日能行走三十到四十里路,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從八莫到芒市境內的怒江,步兵行軍需要十日左右。
李定國率領的主力部隊,這支大軍除了他自己的兩萬人馬之外,還有王新宇支援的五千南洋軍。李定國自己的兩萬人馬中有一萬五千戰兵,戰兵中除了一千騎兵,一百象兵和一千炮兵之外,其餘的全部都是步兵。
王新宇支援的五千南洋軍中,有天雷鎮一個僱傭兵營和一個炮兵營、飛虎鎮兩個山地營和一個炮兵營,共有步兵三千三百人,炮兵一千七百人,攜帶三磅炮四門,六磅炮六門,四磅炮十二門,二十四磅臼炮兩門,十二磅臼炮四門,八磅臼炮十八門,抬槍兩百六十杆。這是一支擁有很強火力的重型步兵,火器十分先進。
南洋軍的臼炮,尤其是那兩門可以發射開花炮彈的二十四磅臼炮,是山區戰中的大威力武器。雖說發射的只是裝填了黑huo藥的開花炮彈,但二十四磅炮彈威力不算小了,落在地上爆炸開來,可以殺傷一大片清兵。
三磅炮、四磅炮和六磅炮這些直射炮都是從英國人手裡購買的原裝進口炮,本身就帶有一架擁有兩個大輪子的炮架,能用騾馬牽著輕輕鬆鬆的行走。而臼炮都是國產貨,是鄭家軍自己的炮廠生產的炮。之前臼炮都是透過水上運輸,不怎麼需要考慮炮架的問題。現在要進入山區作戰,王新宇之前就給這些臼炮設計了炮架。
臼炮的炮架不可能像直射炮那樣的兩個大輪子,只能是四個小輪子支撐住一個平板炮架。運輸的時候把臼炮放在上面,發射的時候要把臼炮抬到地面上,架在地上發射。
正因為南洋軍炮多,而且南洋軍由於有強大的海軍,以前這些官兵們習慣了坐船行軍,這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長途徒步行軍,因此行軍速度緩慢,一日只能行走二十里路。
已經是進入近代化的南洋軍陸軍,對後勤的要求非常高,正因為如此,李定國把李嗣興和三千人留在錫波江,就是要保證明軍的後勤保障。
每天都有滿載著貨物的船隻從下游上來,糧食、彈藥、盔甲、衣服、鞋子和至關重要的藥品源源不斷的被運送到八莫,在錫波江邊堆積如山。
民壯和輔兵把這些貨物從碼頭裝車,再跟在李定國的主力部隊後面送往前線。
除了糧食和各種軍需品運到之外,之前還有船隻送來了一批工人。這些人來到八莫之後,就在李定國的軍營附近開始選擇地址,然後就開始挖地基,準備建造建築物。
據說,即將修建的建築物是一座大型工廠,這座工廠專門用來生產福壽[膏。王新宇帶來的罌su花的種子已經在八莫一帶種植下來了。有了南洋公司提供的糧食,李定國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糧食來源,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專心種植這些美麗的植物,等到成熟結果子之後,把果實送到工廠裡面。工廠會把這些果實加工,生產出成品,再想辦法透過渠道賣給吳三桂,然後由吳三桂再專賣到北方去。
雖然李定國不知道這種東西好不好賣,但還是聽從了王新宇的提議,讓自己屬下的百姓都種植這種植物。
除了種植罌su之外,李定國還根據王新宇的提議,在錫波江附近大量種植菸草,因為王新宇還打算在這裡建造一座捲菸廠,用菸葉來生產一種叫香菸的東西。據說這種東西也有很高的利潤,可以賣出很好的價格,而且這種東西李定國自己計程車兵也能抽,賣到清國之後,所有的百姓也能抽,不像罌su那樣只能是提供給八旗專用。
又是兩艘船靠上岸,幾百名孟族民壯立即圍了上去,從船上卸貨。這是兩艘運糧船,船上卸下了大量的糧食,還有少量的藥品,在碼頭上堆成小山一樣。卸下來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