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在關外還有兩支未入關的八旗兵,分別是歸寧古塔將軍巴海、薩布素等人管轄寧古塔軍和逹都管轄的盛京軍。由於一直沒有入關,這兩支八旗軍的戰鬥力十分強悍,和入關之前的後金軍戰鬥力相當,幾乎每個人都是神箭手,強弓射程百步之遠,超過火繩槍和燧發槍的射程。這支軍隊騎馬機動,下馬射箭,擊潰對手陣型後還能上馬追殺。
至於雅克薩之戰,清軍以優勢兵力都未能攻克雅克薩城,最後只能用圍困的辦法,是因為俄軍憑藉著堅固的城堡固守。倘若在開闊地帶野戰,俄軍未必是對手。
自從順治三年開始,俄軍就已經入侵到東方,多次同清軍發生衝突。
正因為俄軍威脅到清朝發源地,關外最精銳的清軍一直沒有入關,哪怕是到了三藩亂、噶爾丹之亂的時候,康熙也沒有大規模調遣關外清軍入關。
但王新宇要大規模北伐的話,那位“千古一帝”難道還不會調遣關外清軍入關?
當然了,北伐北方還有一個人心的問題,洪承疇推出的所謂滿清入關是為先帝報仇這個謊言已經深入很多北方人的人心,要北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王新宇提出,給鄭襲澳洲封地,再利用他和東瀛的關係,往北發展蝦夷島等地,這個計劃令永曆眼前一亮。
“陛下,您看著美洲,這麼一大片的大陸,便是無主之地。在那裡生活的土著人武器落後,而且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若是我們大明能夠佔領了那一片土地,那就是我們的!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地人其實膚色是和我們一樣的,我們去了那邊能招募土著兵,讓他們來我們這裡對韃子作戰!”王新宇又趁熱打鐵說道。
開疆拓土,是任何一位有理想的帝王都夢寐以求的豐功偉業。永曆這位偏安一隅的******皇帝,何嘗不是想要大明強大。他想要成為像劉秀那樣的中興之君,可是局勢實在難以逆轉。如今王新宇提出的這些計劃,怎能讓他不熱血沸騰。
“好!朕這就把澳洲和蝦夷島封賞給鄭襲!另外,封鄭經為東洲王!讓他幫朕開疆拓土!”永曆點了點頭,笑容滿面就給了封賞。除此之外,永曆還把澳洲改名成南洲,鄭襲將會佔領的第一塊地盤會取名東都,剛好和鄭襲的東都王相配,並把美洲改名成東洲,成為東洲王鄭經的封地。
李定國卻有些著急:“陛下!微臣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已經練得兵強馬壯,還購買了大批泰西人的精良火器,只盼著早日北上收復失地!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微臣隨時可以收復雲南四川!”
誰知道永曆反而不著急:“愛卿不必著急!我們要盡力爭取吳三桂!若是吳三桂能為我所有,我軍不是如虎添翼?”
王新宇的看法和永曆差不多,倒也不著急的讓李定國北伐雲貴川三地。目前雖然李定國部的武器得到極大的改善,擁有了精良的盔甲和火器,但是雲貴川三地山高路陡,道路難行,而且因為多年戰亂,人煙稀少。新式火器化的部隊對後勤輜重壓力特別大,而且李定國的兵太少,這時候若是同吳三桂翻臉,未必是一件好事,還不如等一等。
只要等下去,不需要幾年時間,康熙遲早會意識到八旗特供品對旗人的危害,那時候吳三桂和清廷必然翻臉。而暗中同李定國貿易的吳三桂,也積累了大量財富和糧食,開始暗中擴編軍隊,購買新式武器。
吳三桂的軍隊被清廷已經裁過兩次了,不過吳三桂把裁下來計程車卒變成當地人,就地開墾荒地,平日裡也沒有忽略訓練。只要一開戰,這些被裁下來的兵隨時可以拿起武器,迅速編入吳軍之中。
次日,永曆的聖旨就下來了,鄭襲和鄭經兩人叩拜謝恩,興高采烈的接了聖旨,在年後就將開始移民計劃。
封賞聖旨下來的時候已經是臨近小年,原本王新宇打算是在領了聖旨之後就趕回瓊州去陪自己的母親、妻子和妹妹過大年,但是架不住永曆的盛情挽留,只好決定留在興都過年,等過完年再回去。這裡補充一點:王新宇的弟弟王水被鄭經釋放之後,就跟隨延平王鄭聰去了江南,所以瓊州只有母親、妻子和妹妹。
距離年三十還有好幾天時間,這幾日內,王新宇決定帶上鄭襲和鄭經,去參觀一下大金沙江的航運,以及八莫的建設情況。
三人登上一艘內河四桅縱帆船,這是一艘縮小版的飛剪船,排水量一百噸級,吃水淺,特別適合在內河航運,航速可達十二節,順流而下速度更快,十天之內完全可以從八莫跑一個來回。
內河快船離開興都碼頭,雖然不是順風航行,但縱帆船風帆特點,使得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