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身上已經有兩處被鉤鐮槍刺中的槍傷,一處被鉤鐮槍鐵鉤回拖的時候拉出的傷口,還有多處箭傷和兩處刀傷,渾身上下衣甲全部染成紅色,臉上,鬍子上和辮子上都沾滿了斑斑血跡,腿上還扎著一支羽箭。看起來,鰲拜受的傷不輕。因為腿部受了傷,鰲拜已經無法站穩,雙手拄著長刀,以刀支撐地面,使得自己不至於倒下。
“哈哈哈!”鰲拜哈哈大笑,“老夫已經傷痕累累,無力再戰!今日爾等隨便一人上來,老夫絕不還手,任憑汝取老夫項上人頭便是!”
看到鰲拜這樣子,剛才還打算同鰲拜單挑的蔡九儀、馬超興、王[輔]臣等人頓感失望。若是這時候同鰲拜單挑,那豈不是欺負人?可是放了鰲拜讓他養好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放了鰲拜豈不是放虎歸山。
誰知,鰲拜卻大聲吼道:“誰來殺吾!老夫引頸就戳!”
蔡九儀走上前,拱了一下手道:“老將軍!你我雖各為其主,然老衲敬佩老將軍乃英雄人物。老將軍,若是你肯歸降,為我大明所用,老衲保證王爺定會重用老將軍!為王爺效力的滿洲好漢也不少,還望老將軍考慮一下!”
王新宇麾下確實有不少滿洲兵和蒙古兵,當年的人沒有多少民族意識,真正的民族意識是從西方傳入的,後來孫中山提出驅逐韃虜振興中華之後,民族意識才開始覺醒。宋朝和明朝時候,所謂的效忠華夏還是給胡人賣命,都只不過是選擇了哪個君主。如果不是清朝搞了一個剃髮易服,也不會引起漢人的強烈反彈,就不可能後來給王新宇的華夷之辨提供了絕佳的反擊材料,使得胡人和漢人分那麼清楚。
若是都如同北魏孝文帝那般,穿漢服戴漢冠,變胡人為華夏,那麼南方的漢人又怎麼可能如此激烈的反抗。
如今雖然王新宇的華夷之辨激發了南方漢人的民族意識,但是在這個年代,大部分的人還是沒有多少民族意識。而鰲拜又是滿清重臣,倘若鰲拜能夠投降,對於滿清統治者來講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忠臣不事二主!大師不必再說了!老夫已經決定為皇上盡忠!請大帥動手吧!”鰲拜拒絕了蔡九儀的勸降。
“老將軍,北面那個皇上,對你似乎很不信任,為何老將軍還要為他賣命?”蔡九儀感嘆了一聲,搖了搖頭道。
“皇上雖不仁,但老夫不能不忠!既然大帥不肯動手,那老夫自己動手!”鰲拜說著,突然從地上拔起刀,雙手持刀,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一道鮮血噴濺而出,鰲拜緩緩的倒了下去,臉上還帶著一絲笑容。
鰲拜戰敗,自盡身亡。武昌城內殘存的清軍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湖廣大決戰以明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經過湖廣決戰,清軍主力損失慘重,湖廣新軍和八旗新軍都被打殘了,包括輔兵和民壯在內,前後共有三十多萬清軍被殲滅,損失的糧草錢財,武器輜重更是不計其數,清廷耗費了巨資打造的各種新式火炮,也幾乎損失殆盡,大部分的火炮都完好無損的落入明軍手中,只有少數在炮戰中被摧毀。
留在武昌城內的清軍官員,湖廣總督張長庚自盡,湖北巡撫楊茂勳被俘,武昌知府董廷恩自盡,擔任湖廣士紳首領人物的周培公被俘,清軍將領吳丹和黃九疇陣亡,龔榮遇和朱衣克被俘,還有武昌城內其他一干大小官員,有的自盡,有的被殺,有的被俘。
“王爺饒命!小人願降!小人願降!”湖北巡撫楊茂勳被押到王新宇面前的時候,他的兩腿早就軟了,剛被押入中軍大營,就跪在地上求饒。
站在一旁的周培公冷笑一聲:“楊撫臺!大丈夫死則死尓,何懼之有!”
楊茂勳轉頭道:“姓周的,你不想活,老夫還不想死!”
王新宇坐在虎皮座椅上,看著楊茂勳和周培公,他知道周培公是清朝的名臣,此人也算是極有才華,只可惜一心效忠清廷。真實歷史上,就是因為周培公,才導致吳三桂到了武昌之後被擋住了。周培公還成功化解了王[輔]臣的反清,騙了王[輔]臣投降,後來康熙背信棄義殺了王[輔]臣。
周培公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能殺了他。
“楊撫臺,你真的願意投降?”王新宇似笑非笑的問道。
“願降!願降!”楊茂勳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王新宇對身邊的親兵點了下頭,一名親兵走上前來,揮刀砍斷了楊茂勳身上的繩子。
楊茂勳磕頭連聲道謝:“多謝王爺!多謝王爺不殺之恩!”
王新宇讓親兵把刀丟在地上,然後對楊茂勳說:“楊撫臺,你若是要表示誠意,那就拿起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