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二章 永曆回宮

鄭襲最終還是停止了追擊,並非是他想要放過康熙,也不是考慮到因為阿布奈的兒子布林尼親王在康熙手裡,其實布林尼若是真的被康熙殺了對鄭襲來講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會讓阿布奈更堅決的追殺康熙。鄭襲停止追擊的原因是糧草問題,之前他在東北的時候,夏季運輸靠水運,冬季依靠雪橇。

這次從瀋陽千里奔襲歸化,原本想要打清軍一個出其不意,活捉康熙,因此鄭襲部攜帶的糧草不多,長途陸路運輸也不方便,鄭襲軍的糧草不足以維持他們追殺到漠北。

……

京城,吳三桂已經下令停止劫掠,城內的大火不久之後就被撲滅。在這一個月來,吳軍清理了城內的屍體,並組織民壯和婦孺老弱,對城內毀於戰火的建築物進行了修繕,京城基本上恢復了原貌。

吳軍清剿了城內的殘敵,殘存的清軍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之前吳三桂頒佈了讓城內漢人官員限時投降的命令,大部分的漢人官員都主動走出來,向吳軍投降。但還是有一些愚忠的傢伙,寧可躲起來也不肯出來投降。等到時間一到,吳軍開始全面搜尋,躲藏起來的清廷漢人官員陸陸續續被搜出來。

對於這些死心塌地要給清廷賣命的漢人官員,吳三桂毫不猶豫的下令,把他們全部都推到城外斬首。

城內的屍體都被清理出去,陣亡的吳軍都被裝入棺木,送往京城西面山中安葬。被殺的清軍和被屠殺的旗人,則在城外火化。被殺的清兵和旗人太多了,僅僅是火化屍體就用了七天七夜。天氣已經開始轉熱,吳三桂及時處理了城內的屍體,避免了瘟疫發生。

紫禁城被垂死掙扎的清軍點了一把火,雖然吳軍用最快的速度撲滅了大火,不過紫禁城內還是有許多建築物被燒燬。要修復規模宏偉的紫禁城,以當年的技術,可不是短短一個月能夠做到的。太和殿、皇極殿等大殿,還有養心殿、慈寧宮、重華宮等後宮院落被燒燬,曾經金碧輝煌的紫禁城被燒掉了三分之一的建築物,想要修復紫禁城,吳三桂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雖說紫禁城被燒燬了三分之一,但吳三桂還是決定,迎接聖駕入宮。

京城從永定門到正陽門,從正陽門到承天門,一路的城門大開,大紅色的羊毛地毯一直從正陽門鋪到承天門內。

“大明天子駕到!”隨著一聲長喝,永曆皇帝的聖駕在一隊隊重甲步兵、精銳騎兵和錦衣衛的簇擁下,從永定門進入外城。

永曆皇帝乘坐的大型車輛進入永定門之後,只見大街兩邊跪滿了軍民百姓,身披重甲,手持精良武器計程車兵站在大街上維持秩序,每隔十步,還站著一名身穿飛魚服,頭戴無翅烏紗帽的錦衣衛。

“京城!朕終於來了!我大明太祖在上,不肖子孫沒給您丟臉啊!”永曆感嘆道。

正陽門城門大開,正陽門外大街兩邊,站著一隊隊身穿各種顏色官袍的官員,看到永曆皇帝的聖駕抵近,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大部分官員倘若是摘掉頭上的帽子,就是一顆光禿禿的腦袋,這些人都是不久前向吳三桂投降的原滿清漢人官員。主動投降的漢人官員把辮子一剪,官服一換,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大明官員。永曆當然不可能把他們的帽子都摘下來一個個看,他看到那麼多官員站在正陽門外迎接自己,心情自然好到極點。

進入正陽門內,前面的承天門就在眼前。看到高大巍峨的承天門,永曆皇帝只覺得自己的心跳加速,周圍文武百官,軍民百姓山呼萬歲的聲音都沒聽清楚了,他的兩眼死死盯住承天門,一顆心早就飛進紫禁城了。

李定國、白文選、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一批藩王和首輔郭之奇、次輔張煌言等人,早就站在承天門外迎接了。遠遠的看到永曆的聖駕抵近,李定國帶頭跪地,山呼萬歲。

永曆的車架在承天門外停下,承天門正中間的大門敞開,大紅色地毯從宮城延伸出來。永曆下了車,身後的宮女打著華蓋,永曆踏上了大紅色地毯,緩緩走進大門內。兩邊萬歲的高呼聲震天。

“這才真正是帝王了!”永曆心裡對自己說道。但是他忘記了一件事,其實他這個皇帝並沒有實權,今日到來的王爺都是軍閥,根本就不受永曆控制,真正對永曆忠心耿耿的藩王也就只有李定國一個了。

永曆走過端門和午門,步入到大明朝廷上朝的太和門。他抬起頭來一看,只見太和門尚在施工之中,這座宏偉的建築物被清軍燒燬,目前搭起了手腳架。因為永曆要入宮,所以工匠們暫停施工。在太和門外的高臺上,已經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