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三章 辯論

賣給泰西人,獲得大量銀子;我們雖然加收了商業稅,但是百姓的收入因為我們提供的技術而更高了,我們收稅,是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王新宇道。

方以智同意了王新宇的看法,搖著扇子點點頭:“也對!若是我們助百姓提高收入,再徵收相應的稅收,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那都是後話,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先把瓊州這裡搞好。這裡該開發的荒地開放了,鐵礦要開採,道路要修,香料要收。但是做這些事都需要人手,目前我們人手不足,缺少官員和小吏。”王新宇微微笑。

方以智微微一笑:“這些地方建設的事情包在本官身上!一定能夠處理好,給朝廷,給延平王一個交代!”

“那就有勞先生了!”王新宇拱手道謝。

雖然說兩人在很多方面暫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但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兩個人還是能很好的合作。而且王新宇也答應不會對大陸計程車族階層不利。

方以智又說:“還有件事,本官已經給樸庵先生、亭林先生、舜水先生和南雷先生都寫信了,他們會來瓊州相助,開辦書院,招募更多計程車子前來。”

方以智說的那幾個人,分別是冒闢疆、顧炎武、朱之瑜和黃宗羲等幾位名士。有方以智出面,這些一心反清復明,拒絕給清廷做事的名人願意來海南開辦書院。這幾位名士和其他的江南名士有所不同,他們寧可變賣家產支助抗清義軍,失敗之後隱居山林,他們就不在乎拋棄江南繁華之地,來海南島尋找大明正統。

有天地會幫忙,這些名人可以出海上船,逃離清廷控制區。

至於東番島,他們是不願意去的,因為在這些士子眼中,東番島是蠻荒之地,鄭成功不聽張煌言勸阻,一心要攻打東番島,令這些江南士子十分寒心。但他們都不理解鄭成功的苦心:鄭成功計劃奪取東番島之後,下一步計劃是奪取呂宋島,再尋求控制婆羅洲,開闢一個海外大明,等到日後積蓄了足夠的實力再反擊清廷,北伐中原。

而瓊州島和東番島又不一樣,原本大明在瓊州就設有知府,這裡雖然是海外孤島,但也是大明的屬地,來瓊州島不算是放棄故土,入主蠻荒之地,在禮節上還勉強可以接受。

至於鄭成功對王新宇減免乃至免除農業稅,就沒有什麼看法。鄭成功本來就是依靠海貿賺錢,就金廈那點地,用農業稅的話,早就全部餓死了。至於每次攻佔沿海地區,徵收糧食,那是另外一回事。有銀子的時候就用銀子購買,有時候沒銀子的時候也強徵過糧食。清軍一打過來,鄭家軍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回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