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三章 六分儀

王新宇已經離開了阿奴律陀城,回到了新加坡。

離開阿奴律陀城之前,王新宇曾經勸告永曆說不能把南洋明軍全部撤到勃固城以南,必須要支援孟人,保持對緬人的壓力,只有不讓緬人有發展的餘地,這樣才有機會討回太子和皇后。但永曆不聽勸告,堅決要求南洋明軍全部撤到勃固城以南,並讓王新宇減少對孟人的支援,試圖以退讓來讓莽白放回太子和皇后。

李定國也勸告說:“臣擔心的是,莽白肯定是要毀約!他肯定不甘心每年賠償我們那麼多銀子的!我們必須保持對緬人的壓力,才能讓莽白聽話。”

永曆回了句:“難道太子和皇后在你們眼裡還比不上那點銀子?”

“臣罪該萬死!”李定國不敢再說什麼,只好退了下去。

所幸的是,王新宇支援的孟人卻不是永曆能管到的,他們有自己的首領。為了避免孟人明軍受到永曆的制約,王新宇把孟人明軍都暫時編入到孟人自己的勃固王國。

雖然勃固王國已經被緬人滅亡了一百多年了,但勃固王的後人卻一直在抵抗,一有機會就反抗緬人。真實歷史上,直到一七五七年,勃固王的後人被緬人斬草除根,勃固王朝才真正宣告滅亡,孟族人完全淪為亡國奴。

王新宇重新找到了勃固王的後人,把自己訓練出的孟人軍隊交給他手中,這支五萬人的軍隊暫時掛著勃固王國的名義,等日後再恢復明軍身份。

有孟人的軍隊和自己的海軍在拱衛阿奴律陀城的安全,王新宇根本不用擔心永曆會有什麼危險。阿奴律陀城本身就是孤懸於伊洛瓦底江口的一座小島上,緬軍水師已經全滅,根本無力襲擊這座島,清軍就更不可能過來了。

當一艘外形修長優美的船來到阿奴律陀城接走王新宇的時候,這裡的一切已經安排妥當,王新宇也得回一趟廈門去處理一些事情。

這是一艘漂亮的船,高高的桅杆上。潔白的船帆吃飽了風,巨大的動力透過桅杆傳遞到流線型的船身。低幹舷,使船的穩性極好,同時較低的重心。便於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長度的四分之三,這樣就能增大帆的面積。

這艘船就是不久前安裝了桅杆,正在進行海試的飛剪船。

王新宇要親自參加海試,所以這艘船就來到了緬甸

跟著王新宇一起去新加坡的,還有李定國的兒媳和孫子。也就是王新宇的大姨子和外甥。

八莫已經安全了,鄭大小姐原本可以不用回去的,但李定國考慮到兒媳很久沒有見到孃家人了,於是讓她回一趟孃家去瞧瞧。

小外甥上了船之後,對船上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像一隻歡快的麻雀一樣來回跑動,從最上層的舵樓到最下層的底艙都跑遍了。

採用中西合璧式船帆的飛剪船,又不同於西式軟帆船,西式軟帆船雖然帆面大,航速快。但因為船帆複雜,需要水手的數量要很多。

而這艘飛剪船的船帆,不像軟帆船那要是一塊塊帆用繩索吊起來,而是整塊的整體,就不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操作,中西合璧式船帆又不像硬帆那要有大量的木頭骨架,是用粗麻繩縫合,有三根木骨架,再用繩索加固,船帆上面也沒有塗桐油。帆的重量比較輕,面積可以做得更大,承受風的能力更強。

這艘船隻需要三十名水手就能操縱船帆。成塊的方形船帆可以自由轉動,和風向成一定的夾角。這樣利用率比軟帆要高得多,而且這艘船又和西式軟帆船一樣,也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增加了對風的利用率。

船上設有五個隔艙,如果其中一個進水,船隻仍能繼續航行;如果兩個隔艙進水。這艘船還能排水自救。但是隔艙結構也有很大的缺點:就是下層甲板無法設定炮位,這樣就使得這艘船無法裝載更多的火炮。

從防禦性來說,細長的船體結構,也使得這艘船在交戰中容易被擊穿;此外,中西結合式的主帆一旦碰到鏈彈,一發鏈彈就能讓整面的主帆完全損毀。

儘管飛剪船不適合當戰艦,但這種船的定位就是一種快速商船,所以這些缺點都不算缺點,這種船是領先這個時代的最完美的商船。

就算是運輸貨物的時候碰到海盜還是敵國的戰艦,飛剪船也不用怕,她可以憑藉著自己的高速輕鬆甩掉對手,任何敵船根本就休想追得上她,更不用說進入射程之內了。

王新宇站在船頭,獵獵海風吹拂著他的頭髮。他得意的看著船頭劈開的海浪,體驗著這個時代最驚人的航速。

“感覺最大航速還是不夠快,達不到所要求的二十節